有关于栈的成语?

136 2025-01-30 13:39

一、有关于栈的成语?

『包含有“栈”字的成语』 “栈”字开头的成语:(共1则) [z] 栈山航海  第二个字是“栈”的成语:(共1则) [l] 恋栈不去  第三个字是“栈”的成语:(共3则) [m]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t] 梯山栈谷  “栈”字结尾的成语:(共2则) [l] 老马恋栈 [n] 驽马恋栈 

二、关于入栈,出栈指针和数据操作顺序的疑问?

楼主,堆栈是一个抽象数据类型,规定的两项必备的基本操作分别为入栈和出栈。这个抽象数据类型并没规定入栈与出栈具体要怎么实现。你问的问题已经在实现这一层面上,所以按照堆栈这种抽象数据类型的规定看,“先修改指针,然后插入数据,出栈时刚好相反”并不是必须的,这取决于你的操作的具体实现。

如果你的堆栈的实现是往上长的(就是说往顶的方向长,其实质是你的栈底是定死的不能动,入栈的东西只能不断往上叠,这就像你在书桌上放书一样,桌底是定死的,所以你的书只能一本一本地往上堆,往上长),计算机内部的堆栈的实现采取的就是这种模式,所以就得像你说的那样,“先修改指针,然后插入数据,出栈时刚好相反”,因为你堆栈指针指向的总是栈顶元素,栈底不能动,所以数据入栈前要先修改指针使它指向新的空余空间然后再把数据存进去,出栈的时候自然相反,你联系我上面举的放书的例子仔细想想。

然而,如果你的堆栈的实现是往下长的(就是说你每压一个元素入栈,栈底就自动下移一个元素的位置,其实质就是这种堆栈模型是一个“无底洞”型),这个时候,你的栈顶就变成了定死的,你就可以先压入元素,然后再修改指针。因为你的栈底是无限的,你压入一个元素,新的元素就取代先前的栈顶元素占据栈顶的位置,那么你先前的指向栈顶元素的指针这个时候就该修改让它指向这个新的栈顶元素了。

下面的就是对“无底洞”型堆栈的一种实现的描述:

压栈(入栈):将对象或者数据压入栈中,更新栈顶指针,使其指向最后入栈的对象或数据。

弹栈(出栈):返回栈顶指向的对象或数据,并从栈中删除该对象或数据,更新栈顶。

话说回来,计算机内部肯定选第一种模型,不会选第二种,因为第二种模型,每压入一个新的元素,都需要把之前堆栈里的所有元素整体下移动一个元素的位置,腾出栈顶元素的位置让新的元素进来,这种平移可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啊!但是并不是说“无底洞”模型就没办法实现了,其实它可以通过第一种模型来模拟的,每需要压入一个新的元素的时候,就先开辟一个空间,数据存入这个空间,然后再修改栈顶元素指针使其指向这个新的栈顶元素。

换句话说,用链表的话,只要有足够的空间可开辟出来作为一个节点,那么两种堆栈模型都能实现(当然“无底洞”型还是如我上面说的那样用第一种模拟出来的,否则平移的工作量相当可观),如果用数组,由于数组在内存中是连续分配出来的空间,用第一种模型更自然一些。

三、linux反汇编的作用?

1.反汇编就是把可执行的二进制文件转为汇编代码,进而可以研究该程序我们平时写程序用的都是这样那样的语言.但是计算机是不认这种语言的.所以在程序发布前就要进行汇编,把你的程序汇编成计算机能够识别的二进制代码后再交由计算机机执行.

2.反汇编就是汇编的逆过程,将二进制代码转换成原来的程序语句.作用:把软件的代码从EXE中解析出来.通常编写程序是利用高级语言如C,Pascal等语言进行编程的,后再经过编译程序生成可以被计算机系统直接执行的执行文件。

3.反汇编即是指将这些执行文件反编译还原成汇编语言或其他高级语言。但通常反编译出来的程序与原程序会存在许多不同,虽然执行效果相同,但程序代码会发生很大的变化,非编程高手很难读懂。

四、关于汇编语言问题,入栈出栈什么用?

汇编语言中堆栈的操作有专门的语句指令。

入栈指令是:PUSH

出栈指令是:POP

比如:

MOV A,30H ;将一个压缩BCD码送累加器A

PUSH ACC ;压栈保护

ANL A,#0FH ;保留低四位

MOV 30H,A ;回送给30H

POP ACC ;出栈

SWAP A ;高低四位互换

ANL A,#0FH ;保留低四位

MOV B,#10 ;B送10

MUL AB ;乘10

ADD A,30H ;与个位相加

MOV 30H,A ;回送给30H

以上程序段将一个压缩BCD码转换为十六进制。

五、入栈退栈的计算?

栈是一种数据结构,它按照先进后出的原则存储数据,先进入的数据被压入栈底,最后的数据在栈顶,需要读数据的时候从栈顶开始弹出数据(最后一个数据被第一个读出来)。 栈是只能在某一端插入和删除的特殊线性表。用桶堆积物品,先堆进来的压在底下,随后一件一件往堆。取走时,只能从上面一件一件取。堆和取都在顶部进行,底部一般是不动的。 栈就是一种类似桶堆积物品的数据结构,进行删除和插入的一端称栈顶,另一堆称栈底。插入一般称为进栈(PUSH),删除则称为退栈(POP)。 栈也称为后进先出表(LIFO表)。

例如:有一个数列(23,45,3,7,3,945) 我们先对其进行进栈操作,则进栈顺序为:23,45,3,7,3,945 我们在对其进行出栈操作,则出栈顺序为:945,3,7,3,45,23 进栈出栈就像只有一个口的长筒,先把数据一个个放入筒内,而拿出的时候只有先拿走上边的,才能拿下边的。

六、关于乐的题?

快乐不假,你懂得呀!还有什么会放不下,世界很大,还去哪里啊?

快乐就在我们脚下,出发。

它,有神奇的魔法,是开心大喇叭,让我的世界千变万化。

它,有旋转的木马,有彩色的烟花,让所有烦恼一点一点融化。

快跟我一起出发,你就是快乐明星,明天的美好生活要一起到达。

七、栈的入栈顺序和出栈顺序的各种可能?

举一个例子吧。

入栈顺序:a、b、c、d 出栈顺序可以是:d、c、b、a;a、b、c、d;b、a、c、d很多啦, 但要把栈想像成一个没盖子的纸箱,取出东西时只能从最上层取,放进东西也只能放在最上层,所以栈是一个“后进先出”或“先进后出”的顺序存储结构。

八、栈顶和栈底的区别?

区别:使用效果不同,位置不同。

九、进程栈与线程栈的关系?

内核栈、用户栈

32位Linux系统上,进程的地址空间为4G,包括1G的内核地址空间-----内核栈,和3G的用户地址空间-----用户栈。

内核栈,是各个进程在刚开始建立的时候通过内存映射共享的,但是每个进程拥有独立的4G的虚拟内存空间从这一点看又是独立的,互不干扰的(只是刚开始大家都是映射的同一份内存拷贝)

用户栈就是大家所熟悉的内存四区,包括:代码区、全局数据区、堆区、栈区

用户栈中的堆区、栈区即为进程堆、进程栈

进程堆、进程栈与线程栈

1.线程栈的空间开辟在所属进程的堆区与共享内存区之间,线程与其所属的进程共享进程的用户空间,所以线程栈之间可以互访。线程栈的起始地址和大小存放在pthread_attr_t 中,栈的大小并不是用来判断栈是否越界,而是用来初始化避免栈溢出的缓冲区的大小(或者说安全间隙的大小)

2.进程初始化的时候,系统会在进程的地址空间中创建一个堆,叫进程默认堆。进程中所有的线程共用这一个堆。当然,可以增加1个或几个堆,给不同的线程共同使用或单独使用。----一个进程可以多个堆

3、创建线程的时候,系统会在进程的地址空间中分配1块内存给线程栈,通常是1MB或4MB或8MB。线程栈是独立的,但是还是可以互访,因为线程共享内存空间

4.堆的分配:从操作系统角度来看,进程分配内存有两种方式,分别由两个系统调用完成:brk()和mmap(),glibc中malloc封装了

5.线程栈位置-内存分布测试代码

[cpp] view plain copy

#include <pthread.h>

#include <stdio.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string.h>

#include <errno.h>

#include <malloc.h>

#include <sys/syscall.h>

void* func(void* arg)

{

long int tid = (long int)syscall(SYS_gettid);

printf("The ID of this thread is: %ld\n", tid );

static int a=10;

int b=11;

int* c=(int *)malloc(sizeof(int));

printf("in thread id:%u a:%p b:%p c:%p\n",tid,&a,&b,c);

printf("leave thread id:%ld\n",tid);

sleep(20);

free((void *)c);

}

void main()

{

pthread_t th1,th2;

printf("pid=%u\n",(int)getpid());

func(NULL);

int ret=pthread_create(&th1,NULL,func,NULL);

if(ret!=0)

{

printf("thread1[%d]:%s\n",th1,strerror(errno));

}

ret=pthread_create(&th2,NULL,func,NULL);

if(ret!=0)

{

printf("thread2[%d]:%s\n",th2,strerror(errno));

}

pthread_join(th1,NULL);

pthread_join(th2,NULL);

}

输出:

[le@localhost threadStack]$ ./threadStack_main pid=16433

The ID of this thread is: 16433

in thread id:16433 a:0x60107c b:0x7fffc89ce7ac c:0x1b54010

leave thread id:16433

The ID of this thread is: 16461

The ID of this thread is: 16460

in thread id:16461 a:0x60107c b:0x7f6abb096efc c:0x7f6ab40008c0

leave thread id:16461

in thread id:16460 a:0x60107c b:0x7f6abb897efc c:0x7f6aac0008c0

leave thread id:16460

主线程调用func后

[le@localhost threadStack]$ sudo cat /proc/16433/maps

00400000-00401000 r-xp 00000000 fd:02 11666 /home/le/code/threadStack/threadStack_main

00600000-00601000 r--p 00000000 fd:02 11666 /home/le/code/threadStack/threadStack_main

00601000-00602000 rw-p 00001000 fd:02 11666 /home/le/code/threadStack/threadStack_main

01b54000-01b75000 rw-p 00000000 00:00 0 [heap]

7f6abb899000-7f6abba4f000 r-xp 00000000 fd:00 100678959 /usr/lib64/libc-2.17.so

7f6abba4f000-7f6abbc4f000 ---p 001b6000 fd:00 100678959 /usr/lib64/libc-2.17.so

7f6abbc4f000-7f6abbc53000 r--p 001b6000 fd:00 100678959 /usr/lib64/libc-2.17.so

7f6abbc53000-7f6abbc55000 rw-p 001ba000 fd:00 100678959 /usr/lib64/libc-2.17.so

7f6abbc55000-7f6abbc5a000 rw-p 00000000 00:00 0

7f6abbc5a000-7f6abbc70000 r-xp 00000000 fd:00 105796566 /usr/lib64/libpthread-2.17.so

7f6abbc70000-7f6abbe70000 ---p 00016000 fd:00 105796566 /usr/lib64/libpthread-2.17.so

7f6abbe70000-7f6abbe71000 r--p 00016000 fd:00 105796566 /usr/lib64/libpthread-2.17.so

7f6abbe71000-7f6abbe72000 rw-p 00017000 fd:00 105796566 /usr/lib64/libpthread-2.17.so

7f6abbe72000-7f6abbe76000 rw-p 00000000 00:00 0

7f6abbe76000-7f6abbe97000 r-xp 00000000 fd:00 105796545 /usr/lib64/ld-2.17.so

7f6abc073000-7f6abc076000 rw-p 00000000 00:00 0

7f6abc095000-7f6abc097000 rw-p 00000000 00:00 0

7f6abc097000-7f6abc098000 r--p 00021000 fd:00 105796545 /usr/lib64/ld-2.17.so

7f6abc098000-7f6abc099000 rw-p 00022000 fd:00 105796545 /usr/lib64/ld-2.17.so

7f6abc099000-7f6abc09a000 rw-p 00000000 00:00 0

7fffc89b0000-7fffc89d1000 rw-p 00000000 00:00 0 [stack]

7fffc89fe000-7fffc8a00000 r-xp 00000000 00:00 0 [vdso]

ffffffffff600000-ffffffffff601000 r-xp 00000000 00:00 0 [vsyscall]

两个子线程启动后

[le@localhost threadStack]$ sudo cat /proc/16433/maps

00400000-00401000 r-xp 00000000 fd:02 11666 /home/le/code/threadStack/threadStack_main

00600000-00601000 r--p 00000000 fd:02 11666 /home/le/code/threadStack/threadStack_main

00601000-00602000 rw-p 00001000 fd:02 11666 /home/le/code/threadStack/threadStack_main

01b54000-01b75000 rw-p 00000000 00:00 0 [heap]

7f6aac000000-7f6aac021000 rw-p 00000000 00:00 0

7f6aac021000-7f6ab0000000 ---p 00000000 00:00 0

7f6ab4000000-7f6ab4021000 rw-p 00000000 00:00 0

7f6ab4021000-7f6ab8000000 ---p 00000000 00:00 0

7f6aba897000-7f6aba898000 ---p 00000000 00:00 0

7f6aba898000-7f6abb098000 rw-p 00000000 00:00 0 [stack:16461]

7f6abb098000-7f6abb099000 ---p 00000000 00:00 0

7f6abb099000-7f6abb899000 rw-p 00000000 00:00 0 [stack:16460]

7f6abb899000-7f6abba4f000 r-xp 00000000 fd:00 100678959 /usr/lib64/libc-2.17.so

7f6abba4f000-7f6abbc4f000 ---p 001b6000 fd:00 100678959 /usr/lib64/libc-2.17.so

7f6abbc4f000-7f6abbc53000 r--p 001b6000 fd:00 100678959 /usr/lib64/libc-2.17.so

7f6abbc53000-7f6abbc55000 rw-p 001ba000 fd:00 100678959 /usr/lib64/libc-2.17.so

7f6abbc55000-7f6abbc5a000 rw-p 00000000 00:00 0

7f6abbc5a000-7f6abbc70000 r-xp 00000000 fd:00 105796566 /usr/lib64/libpthread-2.17.so

7f6abbc70000-7f6abbe70000 ---p 00016000 fd:00 105796566 /usr/lib64/libpthread-2.17.so

7f6abbe70000-7f6abbe71000 r--p 00016000 fd:00 105796566 /usr/lib64/libpthread-2.17.so

7f6abbe71000-7f

十、关于对联的题

关于对联的题

介绍

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独特形式,以修辞精练、对仗工整的特点而备受赞誉。它是一种用文字表达情感、抒发思想的艺术形式。对联常常出现在春节、婚嫁、节庆等重要场合,成为人们互致祝福、热闹喜庆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起源

据史书记载,对联起源于唐代,至宋代受到广泛传播和应用。最早的对联是用作封建帝王时期的骑马封爵,表达对皇帝的敬意。后来,对联逐渐成为庶民间的一种传统文化形式。

制作方法

对联的制作方法有很多种,通常是由上下两联组成。下联通常为上联的回答,两联之间要有呼应、对仗,形成和谐的整体。制作对联需要一定的诗词功底,对仗工整、趣味横生。人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主题,进行创作。

对联的分类

对联可以根据词句的内容、格式分类,比如: - 情感类对联:表达人们的情感和情绪,例如对父母的关怀、对朋友的祝福。 - 庆祝类对联:适用于各种节庆以及喜庆的场合,例如生日、结婚。 - 福字类对联:寓意吉祥如意,常见于新年。 - 儿童类对联:特别为儿童而设计,用简单明快的语言表达愉悦的情感,鼓励他们学习、成长。

除了分类之外,对联还有很多其他的形式,例如: - 定题对联:与特定题目相关的对联,主题明确,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对联的含义。 - 对仗对联:句句对仗工整,以押韵为主要特点,给人以音乐般的韵律感受。 - 文字对联:以文字的形式出现的对联,文字设计精美,表现力强,常用于装饰或表达。

对联的学习

对联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对联不仅可以增加我们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也能深入了解中国文化。 首先,学习对联需要积累一定的诗词知识,掌握对仗、押韵的技巧,以及对联的特点和格式。 其次,要学会欣赏优秀的对联作品,从中汲取灵感,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 还可以参加对联比赛和交流活动,与他人分享自己的作品,学习他人的经验和技巧。 最重要的是,对联的学习要持之以恒,多加练习,才能不断进步。

总结

对联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丰富的内涵,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和学习。通过学习和欣赏对联,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增强语言表达和创造力,也为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作出贡献。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
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