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cel中偏相关系数(偏相关系数的计算公式)

Exce表格网 2023-03-05 07:10 编辑:admin 126阅读

1. 偏相关系数的计算公式

KMO统计量:是通过比较各变量间简单相关系数和偏相关系数的大小判断变量间的相关性,相关性强时,偏相关系数远小于简单相关系数,KMO值接近1。一般情况下,KMO>0.9非常适合因子分析;0.8<KMO<0.9适合;0.7以上尚可,0.6时效果很差,0.5以下不适宜作因子分析。

2. 偏相关系数的计算例题

自相关系数计算公式是γ(t,s)=E(X -μ)(X -μ),定义ρ(t,s)为时间序列{X}的自相关系数,简记为ACF。ρ(t,s)= γ(t,s)/(DX×DX)^0.5。其中,E表示数学期望,D表示方差。

相关系数度量的是两个不同事件彼此之间的相互影响程度,而自相关系数度量的是同一事件在两个不同时期之间的相关程度,形象的讲就是度量自己过去的行为对自己现在的影响

3. 偏相关系数怎么算

 剔除其他相关因素影响的条件下计算变量间的相关性,最好与相关分析结合起来一起研究,偏相关分析也称净相关分析,控制其他变量的线性影响的条件下分析两变量间的线性相关性,所用的工具就是偏相关系数。

  举例如下:   1、先调出偏相关分析的窗口界面,把“常住人口”作为控制变量,剔除其对“家庭收入”、“计划面积”的相关分析的影响。

4. 偏相关系数取值范围

SPSS 多元线性回归结果中,结果表格列出了自变量的显著性检验结果,结果输出表格中列出了回归模型的偏回归系数(B)及其标准误(Std.Error),标准化偏回归系数(Beta),回归系数检验的t统计量及其P值(Sig.)。系数模型下的1表示模型的序号。1、T表示使用单样本T检验的T值。

2、sig表示T检验的显著性检验P值,小于0.05的则说明自变量对因变量具有显著影响。

3、B表示各个自变量在回归方程中的偏回归系数,负值表示自变量对因变量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由于每个自变量的量纲和取值范围不同,基于偏回归系数B并不能反映各个自变量对因变量影响程度的大小。

标准化偏回归系数其意义在于通过对偏回归系数进行标准化,从而可以比较不同自变量对因变量的作用大小。

标准化偏回归系数数值越大表示对自变量的影响更大。

5. 偏相关系数怎么看

相关系数的强弱仅仅看系数的大小是不够的。一般来说,取绝对值后,0-0.09为没有相关性,0.3-弱,0.1-0.3为弱相关,0.3-0.5为中等相关,0.5-1.0为强相关。但是,往往你还需要做显著性差异检验,即t-test,来检验两组数据是否显著相关,这在SPSS里面会自动为你计算的。样本书越是大,需要达到显著性相关的相关系数就会越小。所以这关系到你的样本大小,如果你的样本很大,比如说超过300,往往分析出来的相关系数比较低,比如0.2,因为你样本量的增大造成了差异的增大,但显著性检验却认为这是极其显著的相关。一般来说,我们判断强弱主要看显著性,而非相关系数本身。但你在撰写论文时需要同时报告这两个统计数据。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