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钢筋平法输入excel计算表(基础梁钢筋手算怎样计算)

Excel表格网 2022-10-16 12:30 编辑:范仪 227阅读

1. 基础梁钢筋手算怎样计算

一、柱钢筋

1.柱纵筋

柱纵筋单根长度=柱基础内插筋+柱净高+锚固长度+搭接长度*搭接个数

搭接长度(Lle):如为机械连接或焊接连接时,搭接长度为0

a.柱基础内插筋长度=基础高-基础保护层+弯折长度

搭接长度(Lle):如果考试时候题中说明为不考虑,不用计算

弯折长度:当基础高>LaE时,弯折长度为max(6d,150)

当基础高≤LaE时,弯折长度为15d

b.柱净高长度:基础顶面——顶层梁地面之间的垂直高度

c.顶层锚固长度:

①中柱锚固长度=梁高-保护层+12d

②边、角柱锚固长度:

⑴内侧钢筋锚固长度同中柱

⑵外侧钢筋锚固长度:1.5LaE(考试用)

2.柱箍筋:

单根长度=(b-2c+h-2c)*2+2* max(10d,75)

b.柱宽;h.柱高;c.柱保护层

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

加密区长度:

①嵌固部分以上长度为:hn/3(hn本层柱净高)

②非嵌固部分以上长度为:max(hc,hn/6,500)(考试用)

③柱梁节点加密区长度为:梁高+max(hc,hn/6,500)(考试用)

④当有刚性地面时,除柱端钢筋加密区外尚应在刚性地面上、下各500mm的高度范围内加密箍筋。

二、梁钢筋

1.梁上部纵筋长度=总净跨长+左锚固+右锚固+搭接长度*搭接个数

搭接长度:如为机械连接或焊接连接时,搭接长度为0

左(右)锚固长度:

当hc-保护层<LaE时,弯锚,锚固长度=支座宽-保护层+15d

当hc-保护层≥LaE时,直锚,锚固长度= max(LaE,0.5hc+5d)

保护层:是柱保护层

2.下部通长筋长度=净跨长+左锚固+右锚固+搭接长度*搭接个数

左(右)锚固长度:同梁上部钢筋(下部钢筋在中支座中的锚固能直锚的时候直锚)

3.上部端支座负筋

第一排=1/3净跨长+左(右)锚固长度

第二排=1/4净跨长+左(右)锚固长度

左(右)锚固长度:同梁上部钢筋

4.上部中间支座负筋

第一排=1/3净跨长*2(净跨长取相邻两跨最大值)+支座宽

第二排=1/4净跨长+*2(净跨长取相邻两跨最大值)+支座宽

5.架立筋单长=净跨长-净跨长/3*2+150*2

6.箍筋

单长(2肢箍)=(长-2保+宽-2保)*2+2* max(10d,75)

加密区根数=[(加密区长度-50)/加密区间距+1]*2

非加密区根数=(净跨长-2*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

加密区长度:一级抗震:max(2Hb,500)

二级——四级抗震:max(1.5Hb,500)

7.侧面纵向钢筋(腰筋)

构造筋长度(G打头的钢筋)=净跨长+2*15d

抗扭筋长度(N打头的钢筋)=净跨长+2*锚固长度

锚固长度同框架梁下部钢筋

8.拉筋:当梁宽≤350时,拉筋直径为¢6(计算工程量时用¢6.5来计算)

当梁宽>350时,拉筋直径为¢8

拉筋单长=梁宽-2*保+2* max(10d,75)

拉筋根数=[(净跨长-50*2)/(非加密区间距*2)+1]*(腰筋根数/2)

9.附加吊筋

吊筋单根长度=次梁宽+2*50+2*(梁高-2保)/sin45°(sin60°)+2*20d

当主梁高≤800时,吊筋角度为45度;当主梁高>800时,吊筋角度为60度。

10.屋面框架梁

屋面梁上部通长筋=总净跨长+左锚固+右锚固+搭接长度*搭接个数

搭接长度:如为机械连接或焊接连接时,搭接长度为0

左(右)锚固长度=支座宽-保护层+梁高-保护层(保:为柱的保护层)

三、板钢筋

1.板底受力筋单根长度=净跨长+左伸长度+右伸长度+弯钩长度*2

板面受力筋单根长度=净跨长+锚固长度*2

板底受力筋根数=板面受力筋根数=分布范围/板筋间距+1

伸出长度:端支座为梁、圈梁、剪力墙时,伸出长度= max(1/2支座宽,5d)

端支座为砌体墙时,伸出长度=max(1/2墙厚,120,板厚)

180°弯钩长度=6.25d(当钢筋为一级钢时,末端需加180°弯钩)

锚固长度:支座宽-保护层≥la时,直锚,直锚长度=la

支座宽-保护层<la时,弯锚,弯锚长度=支座宽-保护层+15d

分布范围=净跨长-1/2板筋间距*2

2.端支座板负筋长度=锚入长度+板内净尺寸+弯折长度

中间支座板负筋长度=左标注长度+右标注长度+弯折长度*2(注意标注的长度是否含支座宽)

负筋根数=布筋范围/板负筋间距+1

锚入长度:支座宽-保护层≥la时,直锚,直锚长度=la

支座宽-保护层<la时,弯锚,弯锚长度=支座宽-保护层+15d

弯折长度:板厚-保护层*2(保护层为板的保护层)

布筋范围:净跨长-1/2板筋间距*2

3.分布筋单根长度=净跨(轴线)长度-负筋标注长度*2+搭接长度*2

搭接长度:分布筋与负筋的搭接长度为150mm

端支座分布筋根数=(负筋板内净长-1/2板分布筋间距)/分布筋间距+1

中间支座分布筋根数=(左侧板内净长-1/2板分布筋间距)/分布筋间距+1

+(右侧板内净长-1/2板分布筋间距)/分布筋间距+1

四、独立基础钢筋

1.独立基础底板长度<2500时

X方向底板钢筋单根长度=X方向的基础边长-2*保护层

X方向底板钢筋根数=(Y方向的基础边长—min(75,S/2)*2)/S+1

S为X方向独立基础钢筋的分布间距

Y方向底板钢筋单根长度=Y方向的基础边长-2*保护层

Y方向底板钢筋根数=(X方向的基础边长—min(75,S/2)*2)/S+1

S为X方向独立基础钢筋的分布间距

2.独立基础底板长度≥2500时

X方向底板钢筋单根长度:

①外侧钢筋单根长度=X方向的基础边长-2*保护层

外侧钢筋根数:2根

②其余钢筋单根长度= X方向的基础边长-保护层**.1* X方向的基础边长

其余钢筋根数=(Y方向的基础边长—min(75,S/2)*2)/S-1

Y方向底板钢筋单根长度:

①外侧钢筋单根长度=Y方向的基础边长-2*保护层

外侧钢筋根数:2根

②其余钢筋单根长度= Y方向的基础边长-保护层**.1* Y方向的基础边长

2. 梁钢筋手算方法

悬挑梁备注计算公式上部钢筋悬挑端第一排L<4hb,全部伸至远端伸至远端下弯再回弯5d(hb-2C+5d)C:保护层厚度长度=悬挑端长度+悬挑远端下弯+支座宽度+跨内延伸长度(Ln/3)L>4hb,除角筋外,第一排总根数的1/2不伸至悬挑远端即下弯按45度角下弯后平伸至远端hb,悬挑远端高度长度=悬挑端下平直段长度(10d)+下弯斜长+上平直段+支座宽度+跨内延伸长度(Ln/3)第二排伸至0.75L位置L:悬挑梁长长度=悬挑端下平直段长度(0.75L)+支座宽度+跨内延伸长度(Ln/3)下部钢筋锚固12d长度=净长+锚固(12d)箍筋长度悬挑远端变截面时按平均高度计算根数与边梁垂直相交时,布置至边梁边(箍筋距梁边有50mm的起步距离)纯悬挑梁上部钢筋锚固弯锚Max(hc-c,0.4Lae)+15d[La>hc:支座宽度]长度=净长+悬挑远端下弯+端支座锚固直锚Max(La,0.5hc+5d)+5d[La<hc:支座宽度]长度=净长+悬挑远端下弯+端支座锚固

3. 基础梁钢筋怎么算

这个问题没有统一的形式说基础梁要用多大的钢筋,主要是看建筑的的层次多少,建筑物的用途,是住宅楼还是厂房,仓库,是否有没有打桩,这样基础梁的用筋根本不一样,如果是自建房的基础梁建三层,地梁钢筋用上下各三条18厘钢筋就足够的。

4. 钢筋基础怎么算

独立基础一般根据图纸尺寸减保护层厚度算出单根长度及根数(算根数时注意:尺寸除以间距得出的数是整数的加一,不是整数的用整数加二即得需要根数),算出总长度乘以理论重量即可; 但应注意:独立基础尺寸超过一定尺寸(2.1还是2.5米记不清了,03图集上有)时,基础受力筋长度可取截面尺寸的0.9倍。

柱筋伸到基础受力筋,并弯折12D,长度伸出要保证搭接长度就行,箍筋在独立基础内扩大面内不少于两个,扩大面向上按柱的箍筋间距计算。

5. 基础梁钢筋计算实例

1、梁受拉钢筋在端支座的弯锚,其弯锚直段≥0.4laE,弯钩段为15d并应进入边柱的“竖向锚固带”,且应使钢筋弯钩不与柱纵筋平行接触的原则(边柱的“竖向锚固带”的宽度为:柱中线过5d至柱纵筋内侧之间);

2、受力纵筋在端支座的锚固不应全走保护层的原则,当水平段走混凝土保护层时,弯钩段应在尽端角筋内侧“扎入”钢筋混凝土内; 

3、当抗震框架梁往中柱支座直通锚固时,纵筋应过中线+5d且≥Lae的原则; 

4、梁受拉纵筋受力弯钩为15d、柱偏拉纵筋弯钩、钢筋构造弯钩为12d的原则;

5、墙身的第一根竖向钢筋、板的第一根钢筋距离最近构件内的相平行钢筋为墙身竖向钢筋与板筋分布间距1/2的原则;

6、当两构件配筋“重叠”时不重复设置且取大者的原则;

7、节点内钢筋锚固不应平行接触的原则。

6. 基础梁钢筋算量

个楼梯的钢筋量计算方法: 先算出楼梯钢筋的斜长4450m。 TB1钢筋:

①号筋 1.6/0.1=16支 单支钢筋长度4.45+12.5*0.012(12.5*0.012为弯钩长度) 线密度为0.888kg/m。

②号筋 16支 单支钢筋长度4.45+0.4*2+12.5*0.012 线密度为0.617kg/m。

④号筋 4.45/0.25=19支 共38支 单支钢筋长度为1.6m 线密度为0.222kg/m。钢筋量=钢筋支数*单支钢筋长度*线密度。

7. 基础梁配筋怎么计算

  用如下公式计算:As=M÷(γ×f1×h) 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计算。式中:As—受拉钢筋面积;M—作用的弯矩;f1—钢筋的设计强度;h-构件截面的有效高度;γ—系数。系数γ是根据系数a要从《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表格查得。系数a= M÷(f2×b×h^2)。式中:f2—混凝土的设计强度;b—构件截面的宽度;h^2—构件截面的有效高度h的平方。  框架梁(KL)是指两端与框架柱(KZ)相连的梁,或者两端与剪力墙相连但跨高比不小于5的梁。现在结构设计中,对于框架梁还有另一种观点,即需要参与抗震的梁。纯框架结构随着高层建筑的兴起而越来越少见,而剪力墙结构中的框架梁主要则是参与抗震的梁。

8. 如何手算梁钢筋

  1.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11.9d+8d   2.上部贯通筋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   3.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 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   4.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   注:上部 下部钢筋不够一个锚固长度时一般是做15D的弯钩。

9. 梁构造钢筋怎么计算

配筋率是钢筋混凝土构件中纵向受力(拉或压)钢筋的面积与构件的有效面积之比(轴心受压构件为全截面的面积)。

受拉钢筋配筋率、受压钢筋配筋率分别计算。计算公式:ρ=A(s)/bh(0)。此处括号内实为角标,,下同。式中:A(s)为受拉或受压区纵向钢筋的截面面积;b为矩形截面的宽度;h(0)为截面的有效高度。配筋率是反映配筋数量的一个参数。最小配筋率是指,当梁的配筋率ρ很小,梁拉区开裂后,钢筋应力趋近于屈服强度,这时的配筋率称为最小配筋率ρ(min)。最小配筋率是根据构件截面的极限抗弯承载力M(u)与使混凝土构件受拉区正好开裂的弯矩M(cr)相等的原则确定。配筋率是影响构件受力特征的一个参数,控制配筋率可以控制结构构件的破坏形态,不发生超筋破坏和少筋破坏,配筋率又是反映经济效果的主要指标。控制最小配筋率是防止构件发生少筋破坏,少筋破坏是脆性破坏,设计时应当避免。

10. 基础梁钢筋计算公式

钢筋公式

上部通长筋:长度=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

当hc-保护层(直锚长度)>=LaE时,取Max(LaE,0.5hc+5d)

当hc-保护层(直锚长度)<LaE时,必须弯锚,

算法1:hc-保护层+15d

算法2:取0.4LaE+15d

算法3:取Max(LaE,hc-保护层+15d)

算法4:取Max(LaE,0.4LaE+15d)

左、右支座负筋:

第一排长度=左或右支座锚固+净跨长/3

第二排长度=左或右支座锚固+净跨长/4

如有第三排筋伸入跨内1/5,如果一共两排,第一排为通长筋,则第二排按LN/3计算

中间支座负筋长度

上排长度=2*净跨长/3+支座宽

下排长度=2*净跨长/4+支座宽

注:净跨长为左右较长的跨

架立筋长度=净跨-左负筋伸入长度-右负筋伸入长度+150*2

注:当贯通筋和架立筋同时存在时,搭接值取150MM。

构造筋长度=净跨长+2*15d

抗扭筋长度=净跨长+2*锚固长度

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2*1.9d+2*max(10d,75mm)

根数=【(净跨长-50*2)/非加密间距*2+1】*排数

当梁宽≤350时,拉筋直径为6mm;梁宽>350时,拉筋直径为8mm。拉筋间距为非加密区箍筋间距的两倍。当设有多排拉筋时,上下两排拉筋竖向错开设置。

下部钢筋

下部通长钢筋长度=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

下部不伸入支座钢筋长度=净跨长-0.1*2*净跨长

下部非通长钢筋长度=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

箍筋长度=(梁宽-保护层*2+梁高-保护层)*2+1.9d*2+max(10d,75mm)*2

根数=2*【(加密区长度-50)/加密间距+1】+(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间距-1)

当结构为一级抗震时,加密长度为max(2*梁高,500),当结构为二到四级时,加密长度为max(1.5*梁高,500)

吊筋长度=2*锚固+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

斜段角度:高度主梁高>800mma为60度

主梁高<=800mma为45度

11. 基础连梁钢筋怎么算

钢筋计算原理及计算方法 钢筋重量=钢筋长度*根数*理论重量 钢筋长度=净长+节点锚固+搭接+弯钩(一级抗震)

柱 基础层:筏板基础〈=2000mm时, 基础插筋长度=基础层层高-保护层+基础弯折a+基础纵筋外露长度HN/3+与上层纵筋搭接长度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 筏板基础〉2000mm时, 基础插筋长度=基础层层高/2-保护层+基础弯折a+基础纵筋外露长度HN/3+与上层纵筋搭接的长度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

地下室:柱纵筋长度=地下室层高-本层净高HN/3+首层楼层净高HN/3+与首层纵筋搭接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

首层:柱纵筋长度=首层层高-首层净高HN/3+max(二层净高HN/6,500,柱截面边长尺寸(圆柱直径))+与二层纵筋搭接的长度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

中间层:柱纵筋长度=二层层高-max(二层层高HN/6,500,柱截面尺寸(圆柱直径))+max(三层层高HN/6,500,柱截面尺寸(圆柱直径))+与三层搭接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

顶层: 角柱:外侧钢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1.5LAE 内侧钢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LAE 其中锚固长度取值: 当柱纵筋伸入梁内的直径长〈LAE时,则使用弯锚,柱纵筋伸至柱顶后弯折12d,锚固长度=梁高-保护层+12d;当柱纵筋伸入梁内的直径长〉=LAE时,则使用直锚:柱纵筋伸至柱顶后截断,锚固长度=梁高-保护层, 当框架柱为矩形截面时,外侧钢筋根数为:3根角筋,b边钢筋总数的1/2,h边总数的1/2。 内侧钢筋根数为:1根角筋,b边钢筋总数的1/2,h边总数的1/2。

边柱:外侧钢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1.5LAE 内侧钢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LAE 当框架柱为矩形截面时,外侧钢筋根数为:2根角筋,b边一侧钢筋总数 内侧钢筋根数为:2根角筋,b边一侧钢筋总数,h边两侧钢筋总数。

中柱:纵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锚固 其中锚固长度取值: 当柱纵筋伸入梁内的直径长〈LAE时,则使用弯锚,柱纵筋伸至柱顶后弯折12d,锚固长度=梁高-保护层+12d;

当柱纵筋伸入梁内的直径长〉=LAE时,则使用直锚:柱纵筋伸至柱顶后截断,锚固长度=梁高-保护层, 梁 梁的平面表示方法: 集中标注- 1、 梁编号 2、 截面尺寸 3、 箍筋 4、 上部贯通筋或架立钢筋 5、 侧面纵向构造钢筋或受扭钢筋 6、 梁顶面标高高差 原位标注 7、 梁支座上部筋 8、 梁下部钢筋 9、 吊筋、附加钢筋及构造钢筋 钢筋公式 上部通长筋:长度=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 当hc-保护层(直锚长度)>=LaE时,取Max(LaE ,0.5hc+5d) 当hc-保护层(直锚长度) <LaE时,必须弯锚, 算法1:hc-保护层+15d 算法2:取0.4LaE+15d 算法3:取Max(LaE ,hc-保护层+15d) 算法4:取Max(LaE ,0.4LaE+15d) 左、右支座负筋: 第一排长度=左或右支座锚固+净跨长/3 第二排长度=左或右支座锚固+净跨长/4 如有第三排筋伸入跨内1/5,如果一共两排,第一排为通长筋,则第二排按LN/3计算 中间支座负筋长度 上排长度=2*净跨长/3+支座宽 下排长度=2*净跨长/4+支座宽 注:净跨长为左右较长的跨 架立筋长度=净跨-左负筋伸入长度-右负筋伸入长度+ 150*2 注:当贯通筋和架立筋同时存在时,搭接值取150MM。 构造筋长度=净跨长+2*15d 抗扭筋长度=净跨长+2*锚固长度 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2*1.9d+2*max(10d,75mm) 根数=【(净跨长-50*2)/非加密间距*2+1】*排数 当梁宽≤350时,拉筋直径为6mm;梁宽>350时,拉筋直径为8mm。拉筋间距为非加密区箍筋间距的两倍。当设有多排拉筋时,上下两排拉筋竖向错开设置。 下部钢筋 下部通长钢筋长度=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 下部不伸入支座钢筋长度=净跨长-0.1*2*净跨长 下部非通长钢筋长度=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 箍筋长度=(梁宽-保护层*2 +梁高-保护层)*2+1.9d*2+max(10d,75mm)*2 根数=2*【(加密区长度-50)/加密间距+1】+(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间距-1) 当结构为一级抗震时,加密长度为max(2*梁高,500),当结构为二到四级时,加密长度为max(1.5*梁高,500) 吊筋长度=2*锚固+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 斜段角度:高度 主梁高>800mm a为60度 主梁高<=800mm a为45度 板 底筋长度=净长+2*max(支座宽/2,5d)+2*6.25d(一级钢筋)+搭接 根数=(净长-2*50)/间距+1 面筋长度=净长+2*la+2*6.25d(一级钢筋)+搭接 根数=(净长-2*50)/间距+1 la:非抗震; lae:抗震 端支座负筋长度=净长+la+6.25d+(板厚-2*保护层) 根数=(净长-2*50)/间距+1 中间支座负筋长度=左净长+右净长+2*(板厚-2*保护层) 根数=(净长-2*50)/间距+1 分布筋长度=净长-两端端负筋露出长度+2*150 根数=左标注/间距+右标注/间距(不减起步距离,不加1,不减1) 温度筋长度=净长-两端端负筋露出长度+2*150+2*6.25d(一级钢筋) 根数=(净长-两端端负筋露出长度)/间距-1(不减起步距离,不加1,减1) 板中开洞:洞口左端长度=净长-保护层+max(支座宽/2,5d)+6.25d+(板厚-2*保护层)+5d 洞口右端长度:同左端 根数=洞口宽/间距+1 悬挑:悬挑长度(一端在柱子里)=净长+la+(板厚-2*保护层) +6.25d(一级钢筋) 悬挑长度(两端都在板里)=(板厚-2*保护层)+净长+(板厚-2*保护层)+5d 剪力墙钢筋计算 1、暗柱钢筋计算 (A)纵筋长度计算:中间层: 采用绑扎连接时,长度=层高+1.2Lae,采用机械连接(如直螺纹套筒)时,长度=层高-500+500 (B)顶层: 采用绑扎连接时,长度=层高-500-板厚+Lae采用机械连接(如直螺纹套筒)时,长度=层高-500-板厚+Lae (C)纵筋根数:按图数 (D)箍筋计算:(梁宽 + 梁高 - 4 * 保护层) * 2 + 11.9*d*2+8*d (E)拉筋长度:墙厚-保护层*2+2d+1.9d*2+max(75,10d)*2 根数:层高/拉筋间距+1(端柱同暗柱) (2)剪力墙中的暗梁;暗梁纵筋长度=暗梁净长+两端锚固: (3)箍筋长度=暗梁宽+暗梁高)*2-8*保护层+8*d+2*11.9*d;箍筋根数=暗梁净长/间距+1 (4)剪力墙中的连梁 连梁纵筋长度=洞口宽+左右两边锚固max(Lae,600) 中间层连梁箍筋根数=(洞口宽-50*2)/箍筋配置间距+1 顶层连梁箍筋根数(两端为直锚时)=(洞口宽-50*2/箍筋配置间距+1)+(连梁锚固直段长-100/150+1)*2 连梁箍筋的长度=(梁宽 + 梁高 - 4 * 保护层) * 2 + 11.9*d*2+8*d (5)拉筋长度= 梁宽-保护层+2*11.9*d+2*d;根数=排数*((洞口宽-100)/间距) 2、墙身水平钢筋(墙端为暗柱) 外侧钢筋=墙长-保护层;内侧钢筋=墙长-保护层+15d 根数:层高/间距+1(暗梁、连梁墙身水平筋照设) 墙身水平钢筋(墙端为端柱 外侧钢筋=墙长-保护层;内侧钢筋=墙净长+锚固长度(弯锚、直锚) 根数=层高/间距+1(暗梁、连梁内水平筋照设 墙身纵筋计算 • 基础插筋=弯折长度a+锚固竖直长度h1+搭接长度1.2LaE或非连接区500 • 中间层纵筋=层高+搭接长度1.2LaE或非连接区500 • 顶层纵筋=层高-板厚+锚固 • 根数=(墙净长(墙长-暗柱截面长)-2*s/2)/间距 3、墙身垂直钢筋 (1)墙身竖向分布钢筋根数=墙身净长-1个竖向间距s/2(或2*50)/竖向布置间距+1 墙身垂直分布筋是从暗柱或端柱边开始布置 (2)遇有洞口时,需要分段计算根数 墙梁钢筋与墙身钢筋的关系 当设计未注明时,侧面构造纵筋同剪力墙水平分布筋;拉筋直径:当梁宽≤ 350时为6mm,梁宽>350时为8mm,拉筋间距为两倍箍筋间距;当连梁截面高度>700时,侧面纵向构造钢筋直径应≥10mm,间距应 ≤200; 钢筋计算原理 钢筋重量=钢筋长度*根数*理论重量 钢筋长度=净长+节点锚固+搭接+弯钩(一级抗震) 柱 基础层:筏板基础〈=2000mm时, 基础插筋长度=基础层层高-保护层+基础弯折a+基础纵筋外露长度HN/3+与上层纵筋搭接长度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 筏板基础〉2000mm时, 基础插筋长度=基础层层高/2-保护层+基础弯折a+基础纵筋外露长度HN/3+与上层纵筋搭接的长度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 地下室:柱纵筋长度=地下室层高-本层净高HN/3+首层楼层净高HN/3+与首层纵筋搭接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 首层:柱纵筋长度=首层层高-首层净高HN/3+max(二层净高HN/6,500,柱截面边长尺寸(圆柱直径))+与二层纵筋搭接的长度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 中间层:柱纵筋长度=二层层高-max(二层层高HN/6,500,柱截面尺寸(圆柱直径))+max(三层层高HN/6,500,柱截面尺寸(圆柱直径))+与三层搭接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 顶层: 角柱:外侧钢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1.5LAE 内侧钢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LAE 其中锚固长度取值: 当柱纵筋伸入梁内的直径长〈LAE时,则使用弯锚,柱纵筋伸至柱顶后弯折12d,锚固长度=梁高-保护层+12d;当柱纵筋伸入梁内的直径长〉=LAE时,则使用直锚:柱纵筋伸至柱顶后截断,锚固长度=梁高-保护层, 当框架柱为矩形截面时,外侧钢筋根数为:3根角筋,b边钢筋总数的1/2,h边总数的1/2。 内侧钢筋根数为:1根角筋,b边钢筋总数的1/2,h边总数的1/2。 边柱:外侧钢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1.5LAE 内侧钢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LAE 当框架柱为矩形截面时,外侧钢筋根数为:2根角筋,b边一侧钢筋总数 内侧钢筋根数为:2根角筋,b边一侧钢筋总数,h边两侧钢筋总数。 中柱:纵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锚固 其中锚固长度取值: 当柱纵筋伸入梁内的直径长〈LAE时,则使用弯锚,柱纵筋伸至柱顶后弯折12d,锚固长度=梁高-保护层+12d;当柱纵筋伸入梁内的直径长〉=LAE时,则使用直锚:柱纵筋伸至柱顶后截断,锚固长度=梁高-保护层, 梁 梁的平面表示方法: 集中标注- 1、 梁编号 2、 截面尺寸 3、 箍筋 4、 上部贯通筋或架立钢筋 5、 侧面纵向构造钢筋或受扭钢筋 6、 梁顶面标高高差 原位标注 7、 梁支座上部筋 8、 梁下部钢筋 9、 吊筋、附加钢筋及构造钢筋 钢筋公式 上部通长筋:长度=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 当hc-保护层(直锚长度)>=LaE时,取Max(LaE ,0.5hc+5d) 当hc-保护层(直锚长度) <LaE时,必须弯锚, 算法1:hc-保护层+15d 算法2:取0.4LaE+15d 算法3:取Max(LaE ,hc-保护层+15d) 算法4:取Max(LaE ,0.4LaE+15d) 左、右支座负筋: 第一排长度=左或右支座锚固+净跨长/3 第二排长度=左或右支座锚固+净跨长/4 如有第三排筋伸入跨内1/5,如果一共两排,第一排为通长筋,则第二排按LN/3计算 中间支座负筋长度 上排长度=2*净跨长/3+支座宽 下排长度=2*净跨长/4+支座宽 注:净跨长为左右较长的跨 架立筋长度=净跨-左负筋伸入长度-右负筋伸入长度+ 150*2 注:当贯通筋和架立筋同时存在时,搭接值取150MM。 构造筋长度=净跨长+2*15d 抗扭筋长度=净跨长+2*锚固长度 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2*1.9d+2*max(10d,75mm) 根数=【(净跨长-50*2)/非加密间距*2+1】*排数 当梁宽≤350时,拉筋直径为6mm;梁宽>350时,拉筋直径为8mm。拉筋间距为非加密区箍筋间距的两倍。当设有多排拉筋时,上下两排拉筋竖向错开设置。 下部钢筋 下部通长钢筋长度=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 下部不伸入支座钢筋长度=净跨长-0.1*2*净跨长 下部非通长钢筋长度=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 箍筋长度=(梁宽-保护层*2 +梁高-保护层)*2+1.9d*2+max(10d,75mm)*2 根数=2*【(加密区长度-50)/加密间距+1】+(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间距-1) 当结构为一级抗震时,加密长度为max(2*梁高,500),当结构为二到四级时,加密长度为max(1.5*梁高,500) 吊筋长度=2*锚固+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 斜段角度:高度 主梁高>800mm a为60度 主梁高<=800mm a为45度 板 底筋长度=净长+2*max(支座宽/2,5d)+2*6.25d(一级钢筋)+搭接 根数=(净长-2*50)/间距+1 面筋长度=净长+2*la+2*6.25d(一级钢筋)+搭接 根数=(净长-2*50)/间距+1 la:非抗震; lae:抗震 端支座负筋长度=净长+la+6.25d+(板厚-2*保护层) 根数=(净长-2*50)/间距+1 中间支座负筋长度=左净长+右净长+2*(板厚-2*保护层) 根数=(净长-2*50)/间距+1 分布筋长度=净长-两端端负筋露出长度+2*150 根数=左标注/间距+右标注/间距(不减起步距离,不加1,不减1) 温度筋长度=净长-两端端负筋露出长度+2*150+2*6.25d(一级钢筋) 根数=(净长-两端端负筋露出长度)/间距-1(不减起步距离,不加1,减1) 板中开洞:洞口左端长度=净长-保护层+max(支座宽/2,5d)+6.25d+(板厚-2*保护层)+5d 洞口右端长度:同左端 根数=洞口宽/间距+1 悬挑:悬挑长度(一端在柱子里)=净长+la+(板厚-2*保护层) +6.25d(一级钢筋) 悬挑长度(两端都在板里)=(板厚-2*保护层)+净长+(板厚-2*保护层)+5d 剪力墙钢筋计算 1、暗柱钢筋计算 (A)纵筋长度计算:中间层: 采用绑扎连接时,长度=层高+1.2Lae,采用机械连接(如直螺纹套筒)时,长度=层高-500+500 (B)顶层: 采用绑扎连接时,长度=层高-500-板厚+Lae采用机械连接(如直螺纹套筒)时,长度=层高-500-板厚+Lae (C)纵筋根数:按图数 (D)箍筋计算:(梁宽 + 梁高 - 4 * 保护层) * 2 + 11.9*d*2+8*d (E)拉筋长度:墙厚-保护层*2+2d+1.9d*2+max(75,10d)*2 根数:层高/拉筋间距+1(端柱同暗柱) (2)剪力墙中的暗梁;暗梁纵筋长度=暗梁净长+两端锚固: (3)箍筋长度=暗梁宽+暗梁高)*2-8*保护层+8*d+2*11.9*d;箍筋根数=暗梁净长/间距+1 (4)剪力墙中的连梁 连梁纵筋长度=洞口宽+左右两边锚固max(Lae,600) 中间层连梁箍筋根数=(洞口宽-50*2)/箍筋配置间距+1 顶层连梁箍筋根数(两端为直锚时)=(洞口宽-50*2/箍筋配置间距+1)+(连梁锚固直段长-100/150+1)*2 连梁箍筋的长度=(梁宽 + 梁高 - 4 * 保护层) * 2 + 11.9*d*2+8*d (5)拉筋长度= 梁宽-保护层+2*11.9*d+2*d;根数=排数*((洞口宽-100)/间距) 2、墙身水平钢筋(墙端为暗柱) 外侧钢筋=墙长-保护层;内侧钢筋=墙长-保护层+15d 根数:层高/间距+1(暗梁、连梁墙身水平筋照设) 墙身水平钢筋(墙端为端柱 外侧钢筋=墙长-保护层;内侧钢筋=墙净长+锚固长度(弯锚、直锚) 根数=层高/间距+1(暗梁、连梁内水平筋照设 墙身纵筋计算 • 基础插筋=弯折长度a+锚固竖直长度h1+搭接长度1.2LaE或非连接区500 • 中间层纵筋=层高+搭接长度1.2LaE或非连接区500 • 顶层纵筋=层高-板厚+锚固 • 根数=(墙净长(墙长-暗柱截面长)-2*s/2)/间距 3、墙身垂直钢筋 (1)墙身竖向分布钢筋根数=墙身净长-1个竖向间距s/2(或2*50)/竖向布置间距+1 墙身垂直分布筋是从暗柱或端柱边开始布置 (2)遇有洞口时,需要分段计算根数 墙梁钢筋与墙身钢筋的关系 当设计未注明时,侧面构造纵筋同剪力墙水平分布筋;拉筋直径:当梁宽≤ 350时为6mm,梁宽>350时为8mm,拉筋间距为两倍箍筋间距;当连梁截面高度>700时,侧面纵向构造钢筋直径应≥10mm,间距应 ≤200;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