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中国统计年鉴excel(《中国统计年鉴2013》)

Excel表格网 2022-10-20 21:40 编辑:申屠灵 243阅读

1. 《中国统计年鉴2013》

由于2021年还没有结束,所以现在无法确切的知道中国今年结婚的人数总计多少。但是2021年上半年的结婚人数已经统计出来了。

8月3日,民政部发布了“2020年半年度各省社会服务统计数据”。《结婚产业观察》根据公布的数据整理:2021年半年度共有416.6万对新人登记结婚,同比增长7.4%;96.6万对夫妻离婚,同比下降39.4%

2. 中国统计年鉴

年鉴是反映全年我国旅游业供给要素诸方面情况的资料性年刊。主要内容有:上篇:全国旅游企业综合资料,包括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主要城市旅游企业的主要经济指标;做好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工作,改善旅游行业的恶习循环,做好景区的安全预防工作。

3. 2010中国统计年鉴

在四川2020统计年鉴中,公布了四川183个县(市、区)的城镇化率数据,通过这份数据我们注意到,南充顺庆区的城镇化率在全川排名第十,为82.36%。

顺庆区是南充城市起步最早的区域,加上最近几年顺庆的城建发展和旧城改造,极大程度地推动了城镇化率的提升,所以有这样的数字也并不意外。

南充除顺庆以外,其他县(市、区)城镇化率均在50%以下,最低的是西充县,为42.32%。作为主城区的高坪和嘉陵,城镇化也只有48%左右,但同时也说明这两个区域的城市发展还有非常大的上升空间

4. 2013年中国统计年鉴

据重庆卫计委颁布的统计年鉴,

2013年,重庆常住人口出生人数为39.1万人。

2014年,国家全面二孩政策正式实施,当年重庆出生人口大幅增加,达到44.62万人。

此后的2017年,2018年,出生人口陆续收缩。2017年降至34.57万,2018年再降至31.68万,连续两年负增长。

5. 《中国统计年鉴2005》

根据人口普查的数据,1995年之后出生人口男女比例超过了110。2000年男女比例失衡加剧,其中2001-2005年出生的男女性别比为118.66,2006年到2010年出生的男女性别比为119.12。

根据国家人口普查年鉴数据显示,2000年出生的人口,男女比例大概为118.23,其中男生783万,女生662万,男生比女生多121万。此后几年,男女比例一直在117-121之间。2001年出生的男女比例为118.45,男生773万,女生652万,男生比女生多120万;2002年出生的男女比例为118.9。而到了2009年,出生人口男女比例达到了121.06。

6. 中国统计年鉴2012

据国家统计局《2012中国统计年鉴》公布数据,在全国31个地区中,天津、内蒙古、浙江、福建4个地区女多男少。 男:女比例依次为 1、浙 江 ,95.77:100 2、福 建 ,97.37:100 3、天 津 ,98.83:100 4、内蒙古,98.85:100

7. 2009中国统计年鉴

统计数据显示,最近10年,我国人口的学历正在快速提升。

中国统计年鉴显示,2009年,在6岁及6岁以上人口中(以下均如此),我国大专及以上人口占比为7.29%,这一数据到2014年提升为11.53%。到2019年,我国大专及以上人口占比较2009年提升一倍,达到14.58%(数据来源为2019年全国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样本数据,抽样比为0.780‰)。

在整体学历提升的背后,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发现,北京的高学历人口占比最高。

2019年,北京大专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超过50%,其中本科以上的人口占比超过35%,在我国31个省区市中排名第一。上海大专以上人口占比超过30%,其中本科以上占比超18%,排名第二位。

此外,天津、内蒙古的大专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超过20%。相比较而言,广西、西藏、贵州大专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不足10%。

这造成了两大现象:首先,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为代表的顶尖大高校留京率持续下行;其次,不少中西部地区开出优惠条件吸引高学历毕业生。

“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2002年时是15%,到2019年,这一数据已经达到51.6%,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对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

熊丙奇表示,高等教育普及化是提高国民素质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美国在2010年本科以上学历占总人口比例是24%。不过,需要注意两点,首先是高等教育结构是否合理,其次是高等教育的质量如何。

人口受教育程度快速提升

近年10来,每年有600-900万左右的高校学生毕业,且人数逐年增长,我国高学历人口的比例正在快速提升。

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的人口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大专及以上人口占比为7.29%(这一数据为2009年全国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样本数据,抽样比为0.873‰)。2019年,我国大专及以上人口占比达到14.58%。

8. 《中国统计年鉴2013》电子版

在中国能源消费增长放缓的同时,能源消费结构进一步改善。

统计年鉴显示,2013年,煤炭在中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占比为67%,创历史新低;石油占比为17%,也是1991年以来的最低值。而清洁能源占比大幅度增长,天然气消费增量最为显著,较2012年增长速度为10.46%,增幅居世界首位。过去10年,天然气占中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的比重翻了一番,达到6%。

9. 中国统计年鉴2015数据

从14-35岁青年的教育整体情况看,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初中及以下的占60.2%,高中的占22.8%,大专及以上的占17.0%,其中,大专学历的占9.4%,本科学历的占7.0%,研究生学历的占0.6%。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日前发布中国青年人口与发展统计报告(2015)。据悉,该报告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4》、《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14)》、《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14)》和《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2014》等国家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形成了2013年中国青年人口与发展统计报告。

  从14-35岁青年的教育整体情况看,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初中及以下的占60.2%,高中的占22.8%,大专及以上的占17.0%,其中,大专学历的占9.4%,本科学历的占7.0%,研究生学历的占0.6%。

  报告显示,青年教育呈现如下特点:高等教育平均在校生数不断上升,但高中阶段平均在校生数有所下降。每十万人口中高等教育平均在校生数一直维持稳定较快增长,2006年以来维持在100人以内的年增长数。2013年,每十万人口中高等教育平均在校生数为2418人,比上年提高83人。每十万人口中高中阶段平均在校生数在2010年达到历史最高值3504人,此后便逐年下降,2013年再降为3227人,比上年减少184人。

  高中升高等教育的升学率经历了“上升—下降—再上升”的“N”型的发展过程。新世纪以来,高中升高等教育的升学率从1999年的63.8%猛增至2000年的73.2%,2002年达到历史第一个峰值83.5%;此后不断下降,2007年下降至70.3%,回复到2000年的发展水平;此后又不断小幅提升,2013年达到新的峰值,为87.6%,比上年提升0.6百分点。初中升高级中学的升学率一直保持平稳快速增长,2013年为91.2%,比上年提高2.8个百分点。

  高等教育继续全面稳定发展。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为3460万人,比上年增加135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34.5%,比上年增加4.5个百分点。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在校生2468.07万人,比上年增加76.76万人。在学研究生179.40万人,比上年增加7.41万人;其中,在学博士生29.83万人,比上年增加1.45万人;在学硕士生149.57万人,比上年增加5.97万人。

  全国高中阶段教育规模有所收窄。全国高中阶段教育

  

10. 中国统计年鉴2011

11年产销重卡85万辆左右,10年96万辆左右,09年68万辆左右,08年55万辆左右,重卡以自卸车数量为最多,基本上自卸车2到3年就会报废,粗略算起来保有量不到400万辆重型卡车.萊垍頭條

根据2012中国统计年鉴,2011年中国重卡总数大约380万辆。條萊垍頭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