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输出到excel(r语言输出结果)

Excel表格网 2022-10-23 06:40 编辑:鲍蓝 136阅读

1. r语言输出结果

R语言中exp函数,用法和作用均与MATLAB中相同。MATLAB中也有exp函数。如果在命令窗口中输入:exp(0)则输出:1。其实MATLAB和C中的exp函数和数学中以e为底的指数函数都是一样的。

2. r语言输出结果为表格

1.

打开R语言自带开发工具,RGui

2.

定义一个向量 bd<-c(1,2,3,4,5)

3.

通过length和sum函数对向量的均值进行计算,将计算出的均值放到meanx中

4.

输入meanx即可看到计算出的均值

3. r语言输出结果怎么看

1、R语言可以导出csv格式的文件供Excel使用,具体的使用方法首先打开RStudio软件:

2、先定义一个随机生成一个包含10个正态分布数据的向量,然后输出它,使用csv函数导出csv文件,函数中第一个参数为导出的变量名nx,第二个参数为导出的文件名称和路径:

3、接着按下windows+E键打开资源管理器,双击打开生成的csv文件即在Excel中看到数据了:

4. r语言输出结果为NA

摩尔气体常数R是一个热力学常数,数值近似等于8.314J/(mol·K),这个常数的具体数值,之前是通过气体测定的,而现在它的书甚至的确定择优更精确的结果所确定。在热力学中,摩尔气体常数R是阿伏伽德罗常数NA和玻尔兹曼常数k的乘积,即R=k·NA,然而,根据目前的最新国际单位制,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摩尔的定义,是根据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数值确定的,热力学温标的基本单位开尔文的定义,是根据玻尔兹曼常数的数值确定的,因此,在现行的国际单位制下,摩尔气体常数作为两个规定常数的乘积的结果,它的数值也就是确定

5. r语言输出结果给列命名

R,语言中命名可以有空格,可以直接在输入程序代码员的时候,点击空格键就可以出现空格

6. r语言输出结果很怪

R语言的基本原理

R 是一种解释型语言,这就意味着输入的命令能够直接被执行,而不需要像一些语言首先构成一个,完整的程序形式。

合法的R函数总是带有圆括号的形式,即使括号内没有内容 ls(),带有圆括号 也是 与对象作为区别的一个标志。

当R运行时,所有变量,数据,函数及结果都以对象(objects)的形式存在计算机的活动内存中,并冠有相应的名字代号。

在R中进行的所有操作都是针对存储待活动内存中的对象,因此就不涉及到任何临时文件

7. r语言输出结果有两组,显示第一组,第二组,怎么办

这是在RStudio中语句没有编辑完的情况,1.直接键盘按Esc键退出就可以把+号去掉,恢复正常的编辑状态,2.清屏用快捷键Ctrl+L就可以清除所有编辑的语句。

8. r语言输出结果为什么会分开

分离度大小(resolution)又称分辨率,指的是为了判断分离物质对色谱柱在色谱柱中的分离情况,常用分离度作为柱的总分离效能指标,用R表示。R等于相邻色谱峰保留时间之差与两色谱峰峰宽均值之比,表示相邻两峰的分离程度,R越大,表明相邻两组分分离越好。

9. r语言输出结果表示分数

组分数

独立组分数K(简称组分数):足以确定平衡体系中的所有各项成分所需的最少物种的数目。符号记作C或K。

基本信息

中文名

组分数

别名

独立组分数

外文名

number of components

词语解析

与物种数的关联

对无化学反应的系统:组分数等于物种数(S)。

有化学反应的系统:

组分数=物种数(S)-独立的化学平衡数(R)-独立浓度限制条件(R')。即C=S-R-R'。

计算组分数时所涉及的平衡反应,必须是在所讨论的条件下,系统中真实存在的反应。

如:N2,H2和NH3的系统,在常温下三者之间并不发生反应,即没有独立的化学平衡反应,因此组分数为三,该系统是三组分系统。

该系统若在某高温和有催化剂存在下,会发生如下反应:N2+3H2=2NH3达平衡,此时存在一个独立的化学平衡反应,但无独立限制条件,因此组分数为二,该系统为二组分系统。

10. r语言输出结果怎么显示全部

可以直接把输出结果转化为数据框,以列表形式输出

11. r语言输出结果带有e

标注符号

直线度(-)——是限制实际直线对理想直线直与不直的一项指标。

平面度——符号为一平行四边形,是限制实际平面对理想平面变动量的一项指标。它是针对平面发生不平而提出的要求。

圆度(○)——是限制实际圆对理想圆变动量的一项指标。它是对具有圆柱面(包括圆锥面、球面)的零件,在一正截面(与轴线垂直的面)内的圆形轮廓要求。

圆柱度(/○/)——是限制实际圆柱面对理想圆柱面变动量的一项指标。它控制了圆柱体横截面和轴截面内的各项形状误差,如圆度、素线直线度、轴线直线度等。圆柱度是圆柱体各项形状误差的综合指标。

线轮廓度(⌒)——是限制实际曲线对理想曲线变动量的一项指标。它是对非圆曲线的形状精度要求。

面轮廓度——符号是用一短线将线轮廓度的符号下面封闭,是限制实际曲面对理想曲面变动量的一项指标。它是对曲面的形状精度要求。

定向公差——关联实际要素对基准在方向上允许的变动全量。

定向公差包括平行度、垂直度、倾斜度。

平行度(‖)——用来控制零件上被测要素(平面或直线)相对于基准要素(平面或直线)的方向偏离0°的要求,即要求被测要素对基准等距。

垂直度(⊥)——用来控制零件上被测要素(平面或直线)相对于基准要素(平面或直线)的方向偏离90°的要求,即要求被测要素对基准成90°。

倾斜度(∠)——用来控制零件上被测要素(平面或直线)相对于基准要素(平面或直线)的方向偏离某一给定角度(0°~90°)的程度,即要求被测要素对基准成一定角度(除90°外)。

定位公差——关联实际要素对基准在位置上允许的变动全量。

定位公差包括同轴度、对称度和位置度。

同轴度(◎)——用来控制理论上应该同轴的被测轴线与基准轴线的不同轴程度。

对称度——符号是中间一横长的三条横线,一般用来控制理论上要求共面的被测要素(中心平面、中心线或轴线)与基准要素(中心平面、中心线或轴线)的不重合程度。

位置度——符号是带互相垂直的两直线的圆,用来控制被测实际要素相对于其理想位置的变动量,其理想位置由基准和理论正确尺寸确定。

跳动公差——关联实际要素绕基准轴线回转一周或连续回转时所允许的最大跳动量。

跳动公差包括圆跳动和全跳动。

圆跳动——符号为一带箭头的斜线,圆跳动是被测实际要素绕基准轴线作无轴向移动、回转一周中,由位置固定的指示器在给定方向上测得的最大与最小读数之差。

全跳动——符号为两带箭头的斜线,全跳动是被测实际要素绕基准轴线作无轴向移动的连续回转,同时指示器沿理想素线连续移动,由指示器在给定方向上测得的最大与最小读数之差

1. 主参数在图样上的表达方法

内容 表达方法控制方法

形状 一组视图形状公差

大小 线性尺寸线性尺寸公差

方西 线性尺寸及角度线性尺寸公差、角度公差、定向公差

位置 线性尺寸线性尺寸公差、定位公差

2. 形状与位置公差的分类

形状公差:直线度、平面度、圆度、圆柱度?? ——形状

?? ?? 线轮廓度、面轮廓度 ?? ——轮廓

位置公差:平行度、垂直度、倾斜度?? ——定向

位置度、同轴度、对称度??——定位

圆跳动、全跳动 ?? ??——跳动

3. 标注中的规定

1) 是否标注基准:形状公差,一般无标注基准;而位置公差,一般都有。

2) 指引线(含基准代号连线)是否与尺寸线相连:当被测要素为圆柱或圆锥的轴线时,指引线与尺寸线相连;否则一般不相连。

3) 如果允许一次标注多个被测要素时,带箭头的指引线必须必须都从框格同一端引出。

4) 圆锥的圆柱度注法必须使指引线与轴线垂直。

5) 在标注中,如果需要,可以在框格的上面或下面加注文字说明,比如可以对公差检测的仪器或标准进行要求,或者对公差的范围进行解释性说明。

6) 当螺纹轴线为被测要素或基准要素时,如果框格下方无任何说明,则指的是螺纹中径;如果有字母“MD”,则是螺纹大径;如果是“LD”,则是螺纹小径。

7) 如仅要求要素某一部份的公差值或作为基准时,则用粗点划线表示其范围,粗点划线离开要素一定距离,并对范围加注尺寸。

8) 为不致引起误解,基准字母中不用E、F、I、J、M、L、O、P、R等字母。

4. 公差带形状说明:

1) 直线度:宽度为t的两平行直线之间的区域。——给定平面内

宽度为t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给定方向上

直径为Фt的圆柱面内区域。 ?? ——给定区域内

2) 平面度:宽度为t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3) 圆度:在同一正截面上,半径差为t的两同心圆之间的区域。

4) 圆柱度:半径差为t的两同轴圆柱面之间的区域。

5) 线轮廓度(无基准要求):包络一系列直径为公差值t的圆的两包络线之间的区域,诸圆的圆心位于具有理论正确几何形状的线上。

线轮廓度(有基准要求):公差带与基准具有理论正确位置(由线性尺寸控制),且包络一系列直径公差值t的圆的两包络线之间的区域,诸圆的圆心位于具有理论正确几何形状的线上。

6) 面轮廓度(无基准要求):包络一系列直径为公差值t的球的两包络面之间的区域,诸球的球心位于具有理论正确几何形状的面上。

面轮廓度(有基准要求):公差带与基准具有理论正确位置(由线性尺寸控制),且包络一系列直径公差值t的球的两包络面之间的区域,诸球的球心位于具有理论正确几何形状的线上。

7) 平行度(基准和被测要素都是直线):距离为公差值t,且平行于基准线,并位于给定方向上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当t前加Ф时,公差带为一圆柱面。

平行度(基准为轴线或平面,被测要素为平面或轴线):平行于基准,宽度为t的两个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8) 垂直度(基准和被测要素都是直线):距离为公差值t,且垂直于基准线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垂直度(基准为平面,被测要素为轴线):垂直于基准,距离为t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当t前加Ф时,公差带为一圆柱面。

垂直度(基准为轴线,被测要素为平面):垂直于基准,宽度为t的两个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9) 倾斜度(基准和被测要素都是直线):距离为公差值t,且与基准线成一给定角度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倾斜度(基准为平面或直线,被测要素为轴线或平面):与基准成一定给定角度,宽度为t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当t前加Ф时,公差带为一圆柱面。

10) 位置度(相对于两平面或三平面,点的位置度公差带):以公差值t为直径的圆内(或球内)区域。

位置度(相对于直线或平面,线的位置度公差带):距离为公差值t,且以线的理想位置为中心线对称配置的两平行直线之间的区域。

11) 同轴度(基准与被测要素均为轴线):与基准同轴,直径为公差值t的圆柱面内区域。

12) 对称度(基准为轴线或平面,被测要素为两平面):距离为公差值t,且相对基准的中心平面对称配置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13) 圆跳动公差是被测要素绕基准轴线旋转一周过程中,相对于某一固定点允许的最大变动量t。圆跳动误差可能包括圆度、同轴度、垂直度或平面度误差,这些误差的总值不能超过给定的圆跳动公差。

径向圆跳动(基准为轴线,被测要素为圆柱面):任一垂直于基准且半径差为t的两个同心圆。

端面圆跳动(基准为轴线,被测要素为平面):在与基准同轴的任一半径位置的测量圆柱面上距离为t的两圆之间的区域。

斜向圆跳动(基准为轴线,被测要素为锥面):在与基准同轴的任一测量圆锥面上,距离为t的两圆之间的区域。除另有规定,其测量方向(即标注箭头方向)与被测面垂直。

14) 径向全跳动(基准为轴线,被测要素为圆柱面):半径差为公差值t,且与基准同轴的两圆柱面之间的区域。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