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折现值的公式
1.收益现值法又称收益还原法、收益资本金化法,是指通过估算被评估资产的未来预期收益并折算成现值,借以确定被评估资产价值的一种资产评估方法。从资产购买者的角度出发,购买一项资产所付的代价不应高于该项资产或具有相似风险因素的同类资产未来收益的现值。收益现值法对企业资产进行评估的实质:将资产未来收益转换成资产现值,而将其现值作为待评估资产的重估价值。收益现值法的基本理论公式可表述为:资产的重估价值=该资产预期各年收益折成现值之和。
其主要影响因素有:
1)超额利润;
2)折现系数或本金化率;
3)收益期限。
优缺点:
收益现值法是一种着眼于未来的评估方法,它主要考虑资产的未来收益和货币的时间价值。
收益现值法的主要优点
1)能够较真实、较准确地反映企业本金化的价格;
收益现值法
2)在投资决策时,应用收益现值法得出的资产价值较容易被买卖双方所接受。
收益现值法的主要缺点
1)预期收益额的预测难度较大,受较强的主观判断和未来收益不可预见因素的影响;
2)在评估中适用范围较窄,一般适用于企业整体资产和可预测未来收益的单项资产评估。
收益现值法通常是在继续使用假设前提下运用的,应用收益现值法评估资产必需具备以下条件:
1)被评估对象必须是经营性资产,而且具有持续获利的能力;
收益现值法
2)被评估资产是能够而且必须用货币衡量其未来收益的单项资产或整体资产;
3)产权所有者所承担的未来经营风险也必须能用货币加以衡量。
只有同时满足上述条件,才能运用收益现值法对资产进行评估。
适用范围:
适用收益现值标准的资产业务主要有以下几种:
1)企业及整体资产产权变动的资产评估。整体资产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它的价值不是由该资产中的投入的价值来决定,而是由它产出的价值决定的。
2)以房地产和自然资源业务为目的的资产评估。这两种资产业务能够带来级差收益,其价格可根据租金来评估,适用收益现值标谁。
3)以无形资产转让,投资为目的的资产评估。这种资产可为所有者带来超额收益或垄断利益。在评估中,以其带来追加收益来确定资产的价值。
基本参数:
适用收益现值标准的场合,资产价格决定于两大基本参数,即预期收益和本金化率,在永续经营条件下,收益现值标准的模型是:收益现值=预期年收益额/本金化率
收益现值法
1)收益额。收益额从静态来看是企业税后利润,但从动态来看,采用净现金流量更为准确。
2)本金化率(折现率)。本金化率从本质上决定于社会平均资产收益率,还要考虑行业性风险、市场条件、经营风险等因素。
收益法是将评估对象剩余寿命期间每年的预期收益,用适当的折现率折现,累加得出评估资产的现值,以此作为被评估资产价值的方法。据此理解,收益法的评估参数有:各年的预期收益额,折现率(适用本金化率)和资产的寿命期。
2.现行市价法:
现行市价法又叫市场比较法,是指将估价对象与估价时点近期有过交易的类似房地产进行比较,对这些类似房地产的已知价格作适当的修正,以此估算估价对象的客观合理价格或价值的方法。市场比较法是房地产估价最重要、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也是一种技术上成熟、最贴切实际的估价方法。
前提:
选用比较法(现行市价法),必须的前提条件是:
1)需要一个充分发育活跃的房地产市场。房地产市场上,房地产交易越频繁,与估价对象相类似房地产的价格越容易获得;
2)参照物及估价对象可比较的指标、技术参数等是可以收集到的。运用市场比较法估算估价对象的价格或价值,重要是能够找到与估价对象相同或相似的成交案例。与估价对象完全相同的房地产是不可能找到的,这就要求对类似房地产进行修正调整,其修正调整的指标、参数等资料的获取和准确性,是决定市场比较法运用与否的关键。
特点
1)比较法具有现实性,有较强的说服力。
2)比较法以替代关系为途径,所求得的价格称“比准价格”。
3)比较法以价格求价格,在不正常市场条件下难以与收益价格相协调。
4)比较法需要估价人员具有较高素质。
5)比较法以替代原则为基础,正确选择比较案例和合理修正交易价格是保证评估结果准确性的关键。
适用条件
仅适用于市场比较稳定,有大量丰富交易案例的地区,并且交易案例与待估地块应有相关性和替代性。
①有足够数量的比较案例(案例数量应在3-10个之间);
②与待估土地具有相关性和替代性;
③交易资料的可靠性;
④交易合法性。
2. 折现值的公式是什么
现值是未来的一笔钱或一系列支付款项按给定的利息率计算所得到的现在的价值。会计计量中的现值,是指对未来现金流量以恰当的折现率折现后的价值,是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因素等的一种计量属性。
指资金折算至基准年的数值,也称折现值、也称在用价值,是指对未来现金流量以恰当的折现率进行折现后的价值。
指资产按照预计从其持续使用和最终处置中所产生的未来净现金流入量折现的金额,负债按照预计期限内需要偿还的未来净现金流出量折现的金额。
3. 折现的公式是什么
净现值的公式为 式中:NPV-净现值;NFC(t)表示第t年的现金净流量;K-折现率;I表示初始投资额,n为项目预计使用年限。 净现值(NPV)=未来现金净流量现值一原始投资额现值。 计算净现值时,要按预定的贴现率对投资项目的未来现金流量进行贴现,预定贴现率为投资者所期望的最低投资报酬率。
净现值为正,方案可行,说明方案的实际报酬率高于所要求的报酬率;净现值为负,方案不可取,说明方案的实际投资报酬率低于所要求的报酬率。
当净现值为零时,说明方案的投资报酬刚好达到所要求的投资报酬。
所以,净现值的经济实质是投资方案报酬超过基本报酬后的剩余收益。
4. 折现值的公式怎么算
你可以用EXCEL建一个表,列头分别为F、i、n,然后在其下输入基础数据,之后在你要输出P值(现值)的单元格内输入公式=F/power((1+i),n),其中F、i、n要引用表中的地址。
5. 折现值的公式怎么得出的
1、录入数据。折现率的计算需要三个变量,分别是每期现金流(可为正数也可为负数)、期数(可为日、月、季、年)、利率(可为日、月、季、年)。
2、调用公式。在excel的菜单栏可以调用“公式”,选择“财务”公式。
3、录入公式之利率。点击Rate栏右侧的小图标。
4、录入公式之现金流。点击Value1栏右侧的小图标。
5、结果显示。录入完公式后,点击确定即可。
6. 折现值的公式计算举例
FNPV=项目在起始时间点上的财务净现值,i=项目的基准收益率或目标收益率,〔CI-CO〕t〔1+i〕ˉt表示第t期净现金流量折到项目起始点上的现值,财务净现值率即为单位投资现值能够得到的财务净现值。
其计算公式为:FNPVR=FNPV/PVI,(16—40)式中FNPVR——财务净现值率;FNPV——项目财务净现值;PVI——总投资现值。
财务净现值优点: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并全面考虑了整个计算期内的现金流量的时间分布的状况;经济意义明确直观,能够直接以货币额表示项目的盈利水平;判断直观。
7. 折现值的公式代数计算举例
公式
NPV=∑(CI-CO)/(1+i)^t
示例
设定折现率(基准收益率),即公式中的i 为8%
2009年,净现值=(0-800)/(1+0.08) = -740.74
2010年,净现值=(0-600)/(1+0.08)^2 = -514.40
2011年,净现值= (2000-1500)/(1+0.08)^3 = 396.92
2012年,净现值=(1800-1200)/(1+0.08)^4 = 441.02
2013年,净现值=(1900-1000)/(1+0.08)^5 = 612.52
NPV= -740.74 -514.40+396.92+441.02+612.52=195.32
计算方式
1、计算每年的营业净现金流量。
2、计算未来报酬的总现值。
(1)将每年的营业净现金流量折算成现值。如果每年的NCF相等,则按年金法折成现值;如果每年的NCF不相等,则先对每年的NCF进行折现,然后加以合计。
(2)将终结现金流量折算成现值。
(3)计算未来报酬的总现值。
3、计算净现值。
净现值=未来报酬的总现值-初始投资现值
8. 折现值的公式有哪些
等额分付终值是指一定时期内,间隔相等时间支付固定的金额(通常叫做分次付款)、各期分次款及由这些分次款复利累积的总和。
等额分付现值是指今后一定时期内,每年都有一定等额资金取出,各年分次款的现值之和是多少。
拓展资料P=A[(1+i)^1]/i(1+i)^n=A(P/A,I,n),公式表示在利率i的情况下,等额支付值A与现值P之间的等值关系。它适用于已知A、i求P的情况。
拓展资料:
1、等额分付现值是指今后一定时期内,每年都有一定等额资金取出,各年分次款的现值之和是多少。
2、等额分付终值是指一定时期内,间隔相等时间支付固定的金额(通常叫做分次付款)、各期分次款及由这些分次款复利累积的总和。从第1年年末到第n年年末,有一等额的现金流系列,每年的流出金额均为A,在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情况下,如果n年内系统的总现金流出等于总现金流入,那么第n年年末的现金流入F应与等额现金流出序列等值。F即为等额支付系列的终值。在已知等额年值A,利率i,计息周期数n的条件下,可以把它视为n个一次支付的组合,然后利用整付终值公式分别求出各次支付的终值,再求和。
3、等额分付偿债基金是指为了筹集未来n年后所需要的一笔资金,在利率为i的情况下求每个计息期末等额存入的资金额,或者说已知终值F,求与之等值的年值A,这是等额分付终值公式的逆运算。
4、等额分付资本回收是指起初投资P,在利率i,回收周期数n为定值的情况下,每期期末取出的资金为多少时,才能在第n期期末把全部本利取出,即全部本利回收。等额资本回收公式在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若项目实际返还的资金小于根据投资计算的等额分付资本回收额,则说明该项目在指定期间无法按要求收回全部投资。使用借人资本进行投资则需要考察其偿债能力。资本回收系数与偿债基金系数的关系为:(A/P,i,n)-(A/F,i,n)=i
9. 折现率计算公式
折现率的计算公式是: PV=C/[(1+r)^t],其中 PV=现值, C=期末金额, r=折现率, t=投资期数。
折现率是在特定条件下的收益率,说明资产取得该项收益的收益率水平。在收益一定的情况下,收益率越高,也就意味着单位资产增值率越高,所有者拥有资产的价值就越低。
10. 折现值的公式案例
(1)年金是每隔相等时间间隔收到或支付相同金额的款项,年金现值是指按照利率把发生期收到的年金利息折成价值之和。(2)年金现值系数的计算方法是:1/i-1/[i (1 i)^n](3)把报酬率和期数分别代入公式里的i和n,在计算器上输入上述公式,得到的结果为年金现值系数(注意,输入幂的时候,按下计算器上的这个键即可)。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