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分组数据的平均数怎么算excel
统计学中分组数据的中位数计算,用上限或者下限公式。
其中:公式中各个字母所代表的含义为:
举例:根据下表的数据,计算50名工人日加工零件数的中位数。
由上表可知,中位数的位置=50/2=25,即中位数在120~125这一组,
则L=120,Sm − 1 = 16,U=125,Sm + 1 = 20,fm = 14,d=5,
根据中位数上限公式得:
扩展资料:
中位数(又称中值,英语:Median),统计学中的专有名词,代表一个样本、种群或概率分布中的一个数值,其可将数值集合划分为相等的上下两部分。
对于有限的数集,可以通过把所有观察值高低排序后找出正中间的一个作为中位数。如果观察值有偶数个,通常取最中间的两个数值的平均数作为中位数。
2. 如何求分组数据的平均数
这组数据还需要一个总体容量, 1、计算出每组数据的频数,——需要总体个数, 2、求平均数用组中值,第一组用5,第二组用15,……,再求加权平均数, 3、中位数是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或中间一个数, 4、众数一定在第三组。
3. 分组数据求平均数
组距计算公式:组距=(最大值-最小值)÷组数。组距是指每组的最高数值与最低数值之间的距离。在分组整理统计量数时,组的大小可因系列内量数的全距及所要划分的组数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每一组的最小限度叫做下限,最大限度叫做上限。下限和上限之间的距离,即为组距。组距分组是将全部变量值依次划分为若干个区间,并将这一区间的变量值作为一组。 组距分组是数值型数据分组的基本形式。
在组距分组中,各组之间的取值界限称为组限,一个组的最小值称为下限,最大值称为上限;上限与下限的差值称为组距;上限与下限值的平均数称为组中值,它是一组变量值的代表值。
4. 分组数据如何计算平均数
计算有限个数的数据的中位数的方法是:把所有的同类数据按照大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中间那个数据就是这群数据的中位数;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中间那2个数据的算术平均值就是这群数据的中位数。
例 找出这组数据:10、20、 20、 20、 30的中位数。
解:首先将该组数据进行排列(这里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得到:10、 20、 20、 20、 30
因为该组数据一共由5个数据组成,即n为奇数,故按中位数的计算方法,得到中位数为20,即第3个数。
5. 分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
算术平均数,也就是一组数据的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所得的商。在统计中算术平均数常用于表示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它是描述数据集中位置的一个统计量。既可以用它来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和平均水平,也可以用它进行不同组数据的比较,以看出组与组之间的差别。
算术平均数的基本公式:M=(X1+X2+...+Xn)/n (主要用于未分组的原始数据)
平均数的定义
平均数是统计学中最常用的统计量,用来表明资料中各观测值相对集中较多的中心位置。在畜牧业、水产业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中,平均数被广泛用来描述或比较各种技术措施的效果、畜禽某些数量性状的指标等等。
统计平均数是用于反映现象总体的一般水平,或分布的集中趋势。数值平均数是总体标志总量对比总体单位数而计算的。
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小学数学里所讲的平均数一般是指算术平均数,也就是一组数据的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所得的商。在统计中算术平均数常用于表示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它是描述数据集中位置的一个统计量。既可以用它来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和平均水平,也可以用它进行不同组数据的比较,以看出组与组之间的差别。用平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情况,有直观、简明的特点,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如平均速度、平均身高。
6. 分组数据算数平均数
算术平均数(Arithmetic mean)是表征数据集中趋势的一个统计指标。 它是一组数据之和,除以这组数据之个/项数。算术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优点,就是它较中位数、众数更少受到随机因素影响, 缺点是它更容易受到极端值影响。
算术平均数是加权平均数的一种特殊形式(特殊在各项的权重相等)。
在实际问题中,当各项权重不相等时,计算平均数时就要采用加权平均数;当各项权相等时,计算平均数就要采用算数平均数。主要用于未分组的原始数据。
设一组数据为X1,X2,...,Xn,简单的算术平均数的计算公式为:(X1+X2+X3+......+Xn)/
n几何平均数(geometric mean)是指n个观察值连乘积的n次方根。根据资料的条件不同,几何平均数有加权和不加权之分。中国古代数学书中提到的矩形面积时往往用长宽的几何平均数来表示。我们知道算术平均数,体现纯粹数字上的关系;而称为几何平均数,这个体现了一个几何关系。
作一正方形,使其面积等于以a,b为长宽的矩形,则该正方形的边长即为a、b的几何平均数中国古代数学书中提到的矩形面积时往往用长宽的几何平均数来表示。
7. 分组数据的平均数怎么求
平均数=AVERAGE(B2:B5)标准差=STDEV(B2:B5)偏态系数=SKEW(B2:B5)峰态系数=KURT(B2:B5)
8. 分组数据怎么求平均数
. 方差 s=[(x1-x)^2 +(x2-x)^2 +.(xn-x)^2]/n (x为平均数)
2. 1、方差是各个数据分别与其平均数之差的平方的和的平均数,用字母D表示。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中,方差(Variance)用来度量随机变量和其数学期望(即均值)之间的偏离程度。在许多实际问题中,研究随机变量和均值之间的偏离程度有着重要意义。
其中,x表示样本的平均数,n表示样本的数量,xi表示个体,而s^2就表示方差。
总方差=组内方差+组间方差
组间方差的计算方法:先求各组平均值,再算其方差
组内方差=从方差-组间方差
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中文环境中又常称均方差,但不同于均方误差(mean squared error,均方误差是各数据偏离真实值的距离平方的平均数,也即误差平方和的平均数,计算公式形式上接近方差,它的开方叫均方根误差,均方根误差才和标准差形式上接近),标准差是离均差平方和平均后的方根,用σ表示。假设有一组数值X1,X2,X3,......XN(皆为实数),其平均值(算术平均值)为μ。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