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cel计算高程(高程计算表格)

Excel表格网 2022-12-04 17:21 编辑:admin 243阅读

1. 高程计算表格

检查底模标高可以用水准仪,通过把垂直标高传递到底模上。底模上表面标高是指现浇板的下底,比如第三层的顶板现浇板上表面标高是8.950m,现浇板厚100mm,则底模标高是8.850m。至于如何得到8.95m,可以通过从正负零拉尺把高度传递到三层。希望对你有帮助。

2. 高程计算公式表格

普通水准测量表用以下方法计算

首先要计算本测站的视距用后视的上丝读数减下视读数乘以100得出后视距离,同样的方法得出前视距离。后视距离减前视距离得出视距差,再用视距差加前站累距得出本站累距差。

然后计算高差 用后视的基本分划读数减前视读数得出高差。再用后视辅助读数减前视辅助读数得出高差。用二者高差取平均数得出高差平均值(注意取平均值辅助高差要加或减0.1米)

再计算基、辅读数的差值 基本分划加(4787或4687)得出其差值等。

3. 高程计算表格怎么做

操作方法

01

我们知道测量中已知点的标高。

第一行是已知点,设计标高是已知的,也就是我们测量的时候的基点。

后视点就是我们架好仪器后看到的塔尺读数。

视线高就是我们看到的塔尺读数的高程,视线高=已知点高+塔尺读数高。

下面来看视线高的公式编写。

我们直接在视线高的单元格内输入公式

=H9+D9

02

然后我们往下看。

前视就是我们测量的的塔尺读数,是我们测量的的依据。

有了视线高和前视后就可以计算前视所对应的测量点的高程了(我们主要计算的数据)。

前视作为我们能测量记录的数据可以直接填入表格内。

测量点的高程=视线高--前视

我们在高程栏中输入公式:

=E9-F10

由于一个视线高对应多个前视,为了下面其他点的计算方便我们把前视点的单元格变为绝对引用:

=$E$9-F10

绝对引用可以手动输入,也可以用F4键来切换。

03

当我们进行计算下下一个点的高程时我们可以直接下拉直接复制公式。

由于我们使用了绝对引用,所以下拉的单元格内所有的高程都是视线高--当行对应的前视。

04

然后我们来看设计值,设计值是已知的或者可以按照图纸计算得出的,我们可以直接在单元格内输入计算公式来得出,方便查看。

05

最后我们来看差值,差值=高程-设计高程,但是差值的单位是MM,高程和设计高程的单位都是m;那么差值的公式可以设置为:=(高程-设计高程)*1000.

在工作表中我们直接输入:

=(G10-H10)*1000

06

然后往下的差值我们直接下拉复制就可以自动计算了。

表格完成后我们只需要往表格中填写已知的前视点、设计高程就可以计算出高程和高差了。

4. 高程测设数据计算表

      水准测量高程有等级划分要求。四等水准高程配赋表填写方法和步骤如下:1.首先填写高程误差调整表名称这一栏。

2.然后填写距离这一栏,注意表格里面距离的单位,有按km的,也有按m的,距离不要填写错误。

3.接着填写观测高差这一栏。

4.把测出的高程填写在对应点的高程这一栏。

5. 高程记录表格

把你所测得的数据填写在允许误差的表格内,最后的验收结论:经现场测量,楼层标高误差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

6. 高程计算表格例题

桥梁的基础高程一般设计会给,在图纸里就能查到,如果图纸里面标注不清楚或者查不到,可以采用从桥面标高往下反推找到基础的标高,桥梁基础,一般采用扩大基础或者是采用桩基础,标高都可以通过立面图计算出来。

一般来说好的设计院或者好的设计师都会采用表格的形式,把基础标高,放在一张表里面。

7. 工程测量高程计算表

A点至B点的高差=后视读数-前视读数=1.124-1.428=-0.304m

B点的高程=A点高程+AB的高差=87.425+(-0.304)=87.121m

比较AB两点高程值,B点高于A点。

8. 三角高程计算表格

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高差计算公式: h=s*sina+i-v+f经典三角高程测量高差计算公式: h=D*tana+i-v+f式中:s----斜距; D----平距; f----球气差(对地球曲率和大气折光影响的改正)。 其它字母含义与上面相同。

9. 高程计算图

1 .已知高程+高差=待测高程 (高差法) 高差=前视度数-后视觉读数

2. 已知高程+已知高程点读数=H H - 待测点读数=待测高程 (等高法)

10. 高程计算表格范本

首先填写高程误差配赋表点名这一栏。

2/8

然后填写距离这一栏,注意表格里面距离的单位,有按km的,也有按m的,距离不要填写错误。

3/8

接着填写观测高差这一栏。

4/8

把已知高程填写在点之高程这一栏。

5/8

计算高差闭合差fh和fh容,如果∣fh∣≤∣fh容∣,说明观测精度符合要求,可对高差闭合差进行调整。如果∣fh∣>∣fh容∣,说明观测精度超限,必须重新观测。

6/8

计算改正数。改正数计算按与测段长度成正比例的原则,将高差闭合差反符号分配到各相应段的高差上,即

v1=(-0.035/1.964)×0.452=-0.008m

v2=(-0.035/1.964)×0.654=-0.012m

v3=(-0.035/1.964)×0.321=-0.006m

v1=(-0.035/1.964)×0.537=-0.009m

7/8

计算改正后高差。

改正后高差=观测高差+改正数

8/8

计算点之高程。

根据已知水准点HA的高程和各测段改正后的高差,即可依次推算1、2、3各待定水准点的高程。

计算检核:HB(推算)=HB(已知)

最后推算出的B点高程应与已知的B点高程相等,说明计算无误。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