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比值的统计方法
两个数的比值就是两个数的除法。相除计算的结果就是他们的比值。但需要把小数化为整数进行比。也可以两个数写成分数的形式,然后进行约分。约成最简的分数,然后用比号写出被除式比上除式。因为是比值,所以一定要写成值的形式。一般来说写成最简的分数就是它的比值。
2. 比值的统计方法有哪些
权重是一个相对的概念,针对某一指标而言。某一指标的权重是指该指标在整体评价中的相对重要程度。其不同于一般的比重,体现的不仅仅是某一因素或指标所占的百分比,强调的是因素或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倾向于贡献度或重要性。通常,权重可通过划分多个层次指标进行判断和计算。因为加权平均值是根据权数的不同进行的平均数的计算,所以又叫加权平均数。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把“权数”理解为事物所占的“权重”。
权重的计算方法:加权平均数=(x1f1 + x2f2+ ... xkfk)/n,其中f1 + f2 + ... + fk=n,f1,f2,…,fk叫做权。
3. 构成比统计方法
excel把相同内容对应的数值想相加:例如:1.插入第一行,作为列标题,简略如图:2.光标放在E2单元格,点“数据”――“数据透视表和数据透视图”――“下一步”――选中A:B二列,如图:3.――“下一步”――“布局”――将“名称”拖至“行”――将“数量”拖至“数据”,如图:4.――双击“计数项:数量”――“求和”――“确定”――“确定”――“完成”,如图:5.在“(空白)”所在单元格(这里为E10单元格)右击――“隐藏”,可不显示空白项数据,如图:6.修改或添加原后,只需在透视表数据区域内右击――“刷新数据”即可,如图注意:可以用函数――――sumif函数语法是:SUMIF(range,criteria,sum_range) sumif函数的参数如下: 第一个参数:Range为条件区域,用于条件判断的单元格区域。 第二个参数:Criteria是求和条件,由数字、逻辑表达式等组成的判定条件。 第三个参数:Sum_range 为实际求和区域,需要求和的单元格、区域或引用。 实例:求报表中各栏目的总流量 结果如下图所示。 选中F2单元格,输入公式:=SUMIF(B2:B19,E2,C2:C19),输入公式完成后,按键盘上ctrl+shift+enter组合键(必须按此ctrl+shift+enter组合键数组公式才能得到正确结果),即可统计出办公软件栏目的总流量。
4. 统计比率怎么算
季节比率是通过对若干年资料的数据,求出同月份的平均水平与全数列总平均月份水平,然后对比得出各月份各季节比率。为了较准确的观察季节变动情况,一般用连续三年以上的发展水平资料,加以平均分析。其计算步骤如下:
1、根据各年按月(季)的动态数列资料计算出各年同月(季)的平均水平。
2、计算各年所有月(季)的总平均水平。
3、将各年同月(季)的平均水平与总平均水平进行对比,即得出季节比率。季节比率是进行季节变动分析的重要指标,可用来说明季节变动的程度。其计算公式为季节比率=(同月份平均水平/总平均月份水平)×100%
5. 比例报告比值法
答,实际比计划增加了百分之多少这样计算,实际比计划培加百分比=(实际数一计划数)÷计划数x100%。例如,某丆2021年计产值1000万′,实际完成产值1180万元,实际产值比计划产值培加百分比 (1180万元一1000万亏)÷1000万元x100%=18%。实际产值比计划产值增加了18%。
6. 报告比值比法计算
同期对比计算公式:
某量A的同期比 [(今年某时期的某量A1/去年同时期的对应量A2)-1]×100%
计算同期比为(15-10)/10×100%=50%
实施同期比法主要是防止销售人员由于工作时间较长,资格较老而出现的“老油条”的工作态度;或者是不安心于本职工作,在外兼职而导致销售额下降。
7. 比值比计算公式举例
连比 liánbǐ
[continued proportion][数]∶这样一种比例:其中每一个比值的后项是下一个比值的前项(如4∶8=8∶16=16∶32)
【词语解释】
(1).连接。《淮南子·修务训》:“堀虚连比,以像宫室。”《明史·余子俊传》:“东起 清水营 ,西抵 花鸟池 ,延袤千七百七十里,凿空筑墙,掘堑其下,连比不绝。” 郭沫若 《水调歌头·访大邑收租院》词:“地狱水牢连比,短剑长刀无数,随意断人头。”
(2).指连续。 明 夏完淳 《南都大略》:“ 大铖 一用,小人连比而进。”
(3).几个数连续相比,如2、7、9这三个数的连比为2:7:9。
连比要算比值应该分开来算.如连比(1/2):(1/3):(1/4)=6:4:3 应该分成两个比例(1/2):(1/3)=6:4和(1/3):(1/4)=4:3,
或者全化为整数,约去公约数,剩下的就是比值.比的各项乘除同一个数,它们的比值不变.
比如:1:1/2:1/3=(6*1):(6*1/2):(6*1/3)=6:3:2
8. 比率测量的统计方法
IQ是IntelligenceQuotient的缩写,意为智力商数,简称智商。它是测量个体智力发展水平的一种指标。最早是由德国心理学家施太伦(L.W.Stern)提出,美国心理学家推孟在制订“斯坦福—比内量表”中引用IQ,并加以改进。IQ是用智龄(心理年龄)除以实际年龄所得的商,乘以100,即比率智商。其计算公式为:
计算方法:IQ=MA(智力年龄)/CA(实际年龄)×100
它建立的前提是假定智龄随实际年龄而增长,实际上,智力并非随年龄增长而呈直线上升,16岁后,智力就基本停止发展了。显然,比率智商有很大的局限性。美国著名的医学心理学家韦克斯勒(D.Wechsler)在编制儿童智力量表时,测验结果采用了离差智商的计算方法。其根据统计学中的均数()和标准差SD)计算而得,即以标准差为单位的个人分数偏离他同年龄组平均分数的数值,故它不受被测验者年龄的影响。这种计算方法既克服了心理年龄只能进行同年龄组间的横向比较,又克服了比率智商只能进行不同年龄组间的比较。现在多采用离差智商这种智商计算方法。
心理学家运用智力测验这一工具来测得人的智力水平,用智商的高低表现智力的优劣。古时也有很多智力测验,如我国北齐时代刘昼曾用"使左手画方,右手画圆,令一时俱成"的测验来测量人的智力,这些测验都没有一定的指标。现在广泛使用的智商记分方法源自比奈的智力年龄的概念。
智力年龄简称智龄,也称心理年龄,指智力达到了一定的年龄水平,是衡量一个人智力高低的尺度。最初的西蒙-比奈智力测验是用年龄量表表示测验分数的。这里的年龄量表,就是在量表中,每个年龄组有6个题目,每个题目代表两个月的智龄,将所答对的各年龄组的分量表的智龄相加,就是该儿童的智力年龄了。
后来在使用中发现,智龄为10岁,对于8岁、10岁、15岁的儿童来说,具有不同的意义。因此,于1916年推孟修订的斯-比量表中,采用了智商的概念。智商即前面所讲的智力年龄与实际年龄的商数。两个年龄相除,更多的是得到小数。为了符合人们的习惯,心理学家将这个商数整数化,即再乘以100:
IQ=MA(智龄)/CA(实龄)×100
如果说智龄表示了心理发展的水平,是一个绝对的量数,那么智商就表示了心理发展的速率,是一个相对的量数。显然,智商比智龄更科学。
由上面智商的推算公式我们可以看出,IQ大于100是很有可能的。但是117分是不是一个"天才"的分数呢?
有人曾做过人群中各个IQ分数段所占的比例的统计:
人群中只有1%的人智商在140分以上;有11%的智商属于120分~139分;18%属于110分~119分;46%属于90分~109分;15%属于80分~89分;6%属于70分~79分;另外,有3%的人智商低于70分,属于智能不足者。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