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分段数据求平均数
标准公差因子是计算标准公差的基本单位,是制定标准公差系列值的基础。通过大量的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经统计分析发现,零件的加工误差与基本尺寸呈立方抛物线的关系。当尺寸≤500mm时,国家标准的标准公差因子按下式计算:
式中,i标准公差因子,单位为μm;D基本尺寸分段内首尾两个尺寸的几何平均值,单位为mm。
扩展资料:
基本尺寸分段
根据标准公差计算公式,每有一个基本尺寸就应该有一个相对应的公差值。但在生产实践中基本尺寸太多,就会形成一个庞大的公差数值表,给生产带来很多困难。
为了减少公差数目,统一公差值,简化公差表格,特别考虑到便于应用,国家标准对基本尺寸进行了分段。尺寸分段后,对同一尺寸分段内的所有基本尺寸,在相同公差等级的情况下,规定相同的标准公差。
1.首先我们要知道尺寸里面的公差是,尺寸的最大的一种极限尺寸等于公称尺寸再加上上偏差最小极限的尺寸最后等于公称尺寸加上下偏差。
2.并且这个尺寸里面所喊得公差的简单称呼公差,它是是指最大的一种极限尺寸减掉最小的一种极限尺寸之差所得出的绝对值。
3.然后我们还要知道这个极限的偏差是由这个极限尺寸,是需要减去这个基本尺寸得来的,那这个上偏差就是这个最大极限尺寸减去这个基本尺寸而得来的。
4.最后我们要知道这个保证零件的互换性,它必须是把我们的零件身上的实际尺寸,需要我们控制在我们比较允许变动的范围内,那么我们所说的这个允许的尺寸所会变动的这个量称才会是为尺寸公差。
总结:
1.首先我们要知道尺寸里面的公差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2.它是是指最大的一种极限尺寸减掉最小的一种极限尺寸之差所得出的绝对值。
3.要知道这个保证零件的互换性,它必须是把我们的零件身上的实际尺寸。
注意事项:
1.首先我们要知道这个计算的公式是什么。
2.要知道这个保证零件的互换性。
2. 平均分段计算方法
分段平均数法或叫部分平均数法,是指将一个时间序列分威若干段,每段计算一个平均数作为代表值,然后连结两段的平均数,得一趋势直线,将趋势直线延长下去,可用以预测今后的发展趋势。
它能够利用所有数据的特征,而且比较好算。另外,在数学上,平均数是使误差平方和达到最小的统计量,也就是说利用平均数代表数据,可以使二次损失最小。
3. 线路平均分段数怎么算
等分线很简单,CAD中直接提供了一个工具。 如果是二等分,只要捕捉中点就可以了。 多等分的话,就要用到一个“div”命令了。
首先用div命令将线等分为你想要的份数,然后到“格式”--“点样式”中去设置一下点的样式,确定后退出,就可以看到线上出现了多个等分点。
然后在“对象捕捉”中设置捕捉“节点”,这样就可以在任何一个等分点上绘制线条了。 不知道我讲清楚了没有。你可以多试一下。 祝好运。
4. 分段数据求平均数的方法
中位数:是指一列数据,按大小进行排列后,排列序号是最中间的那个数字,如果数据有偶数个,那取中间两个数值的平均值。
中位数打分法:通过对原始分数数据计算中位数后,根据中位数对原始的分数数据进行处理并得出最后得分或确定分数段的方法。
中位数作为打分的判定的指标,有如下优势和特点:
1,中位数是通过数据排列后确定的,因此不易受数据中极端数值的影响;
2,中位数的确定不参考分数数据的满分和零分,因此不会受试题难易程度等因素的影响。
实际使用可根据具体情况来灵活制定规则,可以参考如下三个范例:
范例使用的分数数据:
10,30,35,40,45,50,55,60,90,满分100
数据中,分数整体情况并不理想,整体偏低,并且存在一个特异数据 90。
1,将中位数值确定为一个切实的分数段指标,将所有分数重新划分分数段。
计算中位数:总共有9个数值,第5个是45,因此 中位数 = 45
可以按如下规则对分数分段:
对以上数据再取两个1/4点,即左右部分数据再取中位数,加之前的45得到三个值:35、45、55,
规定:
(1)1/4(不含)以下的人不及格
(2)1/4(含)到1/2(含)的人及格
(3)1/2(不含)到3/4(含)的人良好
(4)3/4(不含)以上的人优秀
那么可得出:
不及格:10,30
及格:35,40,45
良好:50,55
优秀:60,90
2,将中位数设定为标尺重新计算分数。
中位数:45
规定:
(1)将成绩的中位数作为最终成绩75分的标准
(2)小于中位数的成绩,按45:75的比例扩大,得出计算最终成绩
(3)大于中位数的成绩,分数超出中位数的部分按(100-45):(100-25)的比例缩小,再加上基础75分,得出最终成绩
(4)按最终成绩的60分为及格线
计算几个分数的最终成绩:
45分的最终成绩是75分
30分的最终成绩是30*75/45=50分(不及格)
40分的最终成绩是40*75/45=67分(及格)(四舍五入)
90分的最终成绩是75+(90-45)*(100-75)/(100-45)=95分(四舍五入)
处理后,最终成绩的总分仍然处于1-100分之间,不会有超出100或结果为负数的情况。
3,根据中位数确定的标尺,对所有分数通过一个合理的计算公式重新得出最终分数
引用例1中的部分划分方式:1/4点为及格标准。
那么可以
5. 是分数段的怎样求平均数
操作方法
01
打开word文档,在文档输入人名、各科成绩、平均值等。
02
把光标定位于王晓峰平均值处,点击插入-域选框。
03
在域代码中写入=average(left),平均值是average。
04
发现第一个结果出来了,然后复制粘贴到其他栏中,各个数据按F9进行刷新,最左侧所有结果的都出来了。
05
最下面的结果方法也是同样的,点击插入-域,然后域代码中改成=average(ab0ve).
06
然后出现一个结果后,复制粘贴后按f9刷新数据。
07
注意:excel中怎么求平均值呢?
08
如果是在word中输入平均值符号的话,参考一下。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